欢迎来到清洁供热分会!
扫码关注我们
您所在的位置:
解析太阳能光热产业梯度转移
时间:2011-10-18 来源:imsia
分享到
长期以来,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形成了长三角(主要为苏南、苏中及浙江嘉兴地区)、环胶州湾(山东济南、德州一带)以及“南北极”(云南、北京)的生产格局,其中,尤以长三角的嘉兴地区的企业数量最为庞大。

但近年来,尤其是08年金融危机之后,整个行业掀起了一股产业西进的运动。行业的领军品牌开始纷纷将生产基地由东向西推进,河南、湖北、四川等地内地省份迅速充当了太阳能光热产业梯度转移的第一个承接地。

据不完全统计,此次各大太阳能企业布局的重点主要集中湖北、河南、陕西和西南、东北等区域。像湖北省聚集了皇明、桑乐、桑夏、天普、雨昕阳光等企业。河南聚集了清华阳光、四季沐歌、力诺瑞特、太阳雨等企业。陕西聚集了皇明、桑乐、太阳雨、天普等企业。其他比较突出的还有辽宁聚集了桑乐、太阳雨、天普等企业。西南等地则有四季沐歌、元升、光芒、黄金太阳、豪特、现代等企业相继布局。

抛开云南北京两地悠久的产业历史不谈,太阳能光热产业的兴起应该在东部沿海省份,但为何这两年,开始了整个产业向西部的大转移并逐渐呈发散迹象?

事实上,这一场的西进并逐渐发散的产业转移,这是包含着产业梯度转移规律以及太阳能行业自身属性交织在一起的一场产业集群的扩散。这意味着其中既有宏观经济背景下产业梯度转移的特征,又有着国内太阳能行业自身鲜明的发展特征。

在这些区域里面,像湖北、河南等地是各大企业布局的重中之重,之所以选择这些区域,笔者认为原因有三:一是这些省份是家电下乡投标较多的省份,像河南省首次下乡时就有71家企业在此投标,可见这些地区的消费潜力与能力所在。二是这些区域相对人口比较集中,通过建立基地可以很快就地进行销售,解决产销两张皮的现象,使产销本地化,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三是这些区域还没有相应的大品牌,而通过当地建厂,可以增强企业的影响力,为企业品牌加分。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现象,也与外部环境变化直接相关。为了降低成本,减少风险,拓展市场,企业往往将对土地、资源、劳动力、运输等成本敏感的生产环节迁移到成本相对较低或市场潜力更大的区域。

企业战略布局的需要

打破太阳能热水器的地域性差异,拉开行业整合的大幕。太阳能行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到目前为止,产业化运作也已经有十年时间。尤其是2005年之后,以皇明、太阳雨集团、力诺瑞特、桑乐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开始成长起来。

从行业竞争规律来看,行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规模竞争将成为不可避免的阶段。总成本领先的战略诉求需要庞大的产能规模来支撑,因此,企业在产能上进行扩充,用全国一盘棋的战略目光来布局生产基地,是必然的选择。

通过对这些太阳能企业异地布局的基地产能进行摸底发现,单个基地的设计产能在当前的行业形势下都堪称大手笔。例如,皇明、桑乐、太阳雨、四季沐歌等企业的年生产量都设计为100万台。

同时,就产业链的角度而言,如同成熟家电行业一样,行业规模型企业已经不满足单纯整机制造领域,开始把触角向上游延伸。以太阳雨为代表的企业开始向上游真空管、毛坯管甚至是高硼硅领域延伸。

一句话,对劳动密集型的太阳能热水器企业而言,全国性的品牌意味着首先是规模上的优势,这一点无可争议。没有规模上的优势,就没有品牌力上的优势。没有全国性的产能布局,就没有规模上的有效支撑,也就无法铸就全国“叫得响”的品牌,这里面存在着息息相关的联系。

打破区域品牌优势地位

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基本面来看,在全国近5000家左右的太阳能企业中,有近70%的企业属于中小企业,甚至到目前为止,能称为全国性的品牌屈指可数。

大量的中小企业依靠着物流的优势和地产品牌的优越性,牢牢占据了当地市场的优势地位。对规模型企业而言,由于当地居民消费心理的作用加之考虑售后服务的因素,在市场竞争层面上规模型企业并不占优势,而通过这一轮的生产基地布局,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各大品牌生产基地布局的完成并逐渐投产,原先区域性的品牌优势将逐步被打破。

降低成本的需要

太阳能行业而言,步入2010年之后,产业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两年前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在逐步扩撒,国内通货膨胀的形势一直未得到有效缓解。这种经济环境首先带来的就是原材料采购成本的上涨。据《太阳能市场观察》调查统计,2011年上半年生产一台太阳能的成本较之2010年增加25-35元,成本增长幅度远远超过15%。

从用工成本上来看,根据中国工信部的统计数据,中国上半年企业工资成本和用工压力增加,长三角、珠三角工资上调20-25%。而根据2009年的相关数据统计东部人均工资高于中西部人均工资接近30%。

从企业的角度而言,原料采购的成本居高不下,而且由于大多数太阳能热水器企业的规模较小,在交易中并不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单纯的采购成本并不能有效降低。唯一可以降低的就是用工成本。尤其对属于劳动密集型的太阳能热水器行业而言,这种吸引力堪称诱惑。

同时,中西部地区在土地使用成本上,也有着东部沿海省份不具备的优势。这对太阳能企业的吸引力可想而知。

事实上,无论从家电行业还是从其他成熟的行业来看,产业的梯度转移最主要驱动因素都与成本的倒逼密不可分。

物流速度和物流成本的需求

从近年来太阳能产业的生产基地布局来看,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是,大部分的企业生产基地蜂拥向河南。如清华阳光、太阳雨、力诺瑞特、四季沐歌、桑乐纷纷将基地布局在河南。

可以理解的是,物流速度和物流成本对产业转移有重要影响。在市场竞争加剧条件下,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这就需要尽量缩短组织生产、产品面市、市场反馈整个过程的时间。物流成本也直接影响到企业选择转移地的决策。

事实上,翻开中国地图不难发现,河南东接安徽、山东,北接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由此,河南独特的区位优势形成的物流速度以及物流成本上的优势不言自明。这也是各个厂家纷纷热衷河南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它的省份诸如四川、湖北武汉,甚至是逐渐扩散的西南、东北省份,都至少在各个厂家的物流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产业链在形成过程中的吸附作用

产业配套能力是重要瓶颈。对一个企业而言,原料和零部件采购半径十分重要,这往往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成本,如果配套条件不好,或者配套产品技术落后,质量达不到要求,企业要远距离采购,就会大幅度增加成本。

一个比较朴实的观点是,有先来的,必然有后到的。一个企业在某地设厂之后,总会带动相关配套行业的逐渐兴起。配套行业的兴起,又会对其他企业的设厂起到一定的吸引作用。如此像滚需求一样的循环,一般三五年的的时间就会逐步形成一条万完整的产业链。

当初的浙江海宁、江苏常州、南通莫不如此。同样,近两年相同的轨迹,又不断在河南、四川、湖北等地逐步演进。例如,湖北省设计规划的太阳能产业基地包括了检测中心、产品研发中心、生产区、物流仓储等六大功能板块,规划总面积5000亩,首期1500亩。这样的吸附力将极为强劲。

大市场的吸引力

太阳能热水器超过70%的消费量集中在农村。换一个更高层次的表述就是,到目前为止,对太阳能热水器而言,越是经济欠发达省份,太阳能热水器的市场需求量越大。尤其是一些农业大省,如山东、河南等地。而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省市如上海、广东等地太阳能的普及率却远不及彼。

这里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该问题。根据2009年全国家电下乡的销售数据统计结果,河南、山东、湖北位列三甲,分别占据全国销量的14.23%、9.91%、9.86%。这样庞大的市场容量形成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而从人口基数来看,河南的人口数量高达1亿,湖北的人口数量逾5000万,四川人口近9000万,这样庞大人口所凝聚的消费潜力,岂是哪个厂家可忽视的?

【稿件声明】:
文章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仅为传播信息,不意味着赞同文中的观点或证实文中的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若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尽快删除。本网站标注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CCMSA清洁供热分会。

  • 相关文章:
    • 经过初期的爆发式增长,政策刺激的销量增速逐渐放缓,内需市场要再掀高潮,需太阳能产业深度挖潜,提供满足更高需求的高质量产品,甚至是创造新的需求。
      上传时间:2012-02-12
    • 据了解,本次培训会入围名单并没有采取名单公示通知的方式,而是采取短信通知,邮箱发正式通知文件的形式进行告知。
      上传时间:2012-07-02
    • 在“十二五”期间总建筑面积近半的保障房领域,由于产品设计、成本和缺乏成熟的整体系统等原因,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并未得以大规模使用。
      上传时间:2012-07-15
    • 就在太阳能热利用各位同仁备感经营压力之际,作为太阳能热利用行业的兄弟行业——太阳能光伏行业,其实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上传时间:2012-11-18
    CopyRight 2022 清洁供热分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29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