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太阳能热利用各位同仁备感经营压力之际,作为太阳能热利用行业的兄弟行业——太阳能光伏行业,其实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行业门户网站搜狐、新浪、腾讯等各大网站都纷纷在头版显著位置报道了光伏行业的困局:企业破产、股市破底、政府救市、产能过剩、压缩成本、求助国务院等成为光伏行业近年的关键词。而此时,光热产业却正从低温应用向中高温应用发展,产业大有蓬勃发展之势,本次《太阳界》杂志将通过对光伏产业与光热产业的不同走势进行剖析,以此来为正在蒸蒸日上的太阳能光热行业提供更多的借鉴意义与警示。
新闻事件回顾
今年5月,美国发布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双反”(反补贴反倾销)初裁结果。
7月12日,江西新余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将江西赛维LDK公司向华融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偿还信托贷款的缺口资金纳入同期年度财政预算的议案。
9月6日,欧盟正式发出通知,将启动对华光伏太阳能产品反倾销调查,范围包括晶体硅光伏组件、电池片和硅片,涉案金额超过200亿美元,是我国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纠纷。
9月27日,江苏无锡市市长朱克江来到无锡尚德进行现场办公,同时,由中国银行带头的多家大陆银行业者也已组成财团,进入尚德公司并准备发放贷款。
10月,国家发改委研究制定扶持光伏产业发展意见,国开银行作为最重要的金融支持部门之一,将完成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信贷扶持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建议。国开行重点确保授信额度所圈定的“六大六小”十二家企业。
10月10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仲裁结果,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将被征收14.78%至15.97%的反补贴税和18.32%至249.96%的反倾销税,并从中扣除10.54%的出口补贴,经计算行业关税范围为23.75%至254.66%,具体产品为中国产晶体硅光伏电池、模块、层压板、面板及建筑一体化材料等。
十年光伏沉浮录
相比光热行业而言,我国光伏行业在近年来可谓风光无限,出尽了风头。所以,但凡提到“太阳能”,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光伏,光电等。尤其是2005年,乘光伏大牛市东风,中国首家光伏企业——无锡尚德在美国上市,施正荣凭尚德控股(STP.NYSE)上市,坐拥150亿元财富,一举成为“新财富500富人榜”首富,2008年其财富数继续飙升至348.2亿元。由于巨大的财富效应,光伏产业引起“无数英雄竞折腰”,大量企业进入光伏产业,光伏企业和投资资金出现井喷式的增长。同时,有了首富榜样的力量,之后,江西新余赛维LDK、常州天合以及数家太阳能光伏企业在国外上市,成就了财富的传奇故事。
上市利润亏损
然而,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当年的财富神话已经不再,无锡尚德施正荣于今年8月份正式辞去了CEO的地位。在最近公布的福布斯富人排行榜上,下滑最快的当属无锡尚德的施正荣。而身在江西的赛维LDK也面临着工厂停工,以及政府偿还负债5亿的尴尬境地,更有传言即将破产的呼声。这两家企业境况代表了目前光伏行业现状,所以促使光伏企业急需国家伸出援手救助,为此,光伏企业曾经联合进京,希望国务院等出台相关的政策以及应对美国、欧盟等国家对我国光伏产品的“双反”政策。
自2008年之后,我国太阳能光伏行业经历了“过山车”的发展,之后便急剧下降。通过从A股上市的66家光伏企业的中报可以窥其一斑。更为严峻的是,海外上市的不少光伏中概股要,毛利率更是出现1%以下甚至为负值。无锡尚德、江西赛维等库存严重,债务缠身的中概股光伏上市公司,业界纷纷传闻这两家公司很可能被国有化。
据数据统计显示,66家已发布中报的光伏上市公司上半年存货共计达450.87亿元,而这一数字在去年年中为374.71亿元,同比增幅达20%。中报显示,这66家光伏企业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降幅普遍超过50%,毛利率均低于10%。更有10余家光伏上市公司出现了亏损。
市场两头在外
由于光伏市场的美好前景,一些国内企业“一窝蜂”式地盲目涌入光伏产业,导致产能过剩,价格战使利润空间压缩。2000年可以说是我国的“光伏元年”,到2010年,我国已经是连续4年从产能到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一,形成了多家世界级的光伏产品生产企业。目前,中国的光伏产品生产企业已在400家以上,其产能在2009年就已供大于求。
但是,与太阳能光热行业相比,我国光伏行业严重赖国外市场,而且是“两头在外”,一头是产业链上游的硅料和设备依赖进口,另一头就是产业链下游的光伏产品应用几乎全部用于出口。国内太阳能电池98%用于出口,相当于大量输出国内紧缺的能源。“中国光伏产业只能看别人的脸色。”一位长期观察光伏产业的专家告诉记者。
中国光伏产业主要市场在海外,其中欧盟消化了70%的产能,美国消化了10%的产能。业界普遍预测,若失去欧盟市场,国内至少有六七成企业倒闭。英利董事长苗连生就表示,如果欧洲反倾销立案,将导致中国光伏产业将面临毁灭性打击,并将造成百万人失业。
政府过于干预
光伏作为一种新能源,符合国家大力发展绿色新能源的战略,同时光伏产业投入高,能在短期内创造高额的GDP,一些地方政府从自身政绩出发,开始大力扶植光伏产业。他们利用国有银行提供宽松信贷(低息贷款或许总计高达180亿美元)来帮助太阳能电池制造企业,而且据一些人所说,还通过发放补贴来给予支持。由于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支持,中国太阳能制造企业纷纷开始迅速扩张。我国光伏企业目前掌握着全球70%的太阳能电池片产能。
在没有认真分析光伏产业前景,也没有对光伏市场做详细的论证,政府便开始对光伏产业进行大力扶植。从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到实际的财政补贴,许多政府纷纷将光伏作为重点产业来发展,再细分到为光伏企业优先批地、税收补贴、电费补贴等,致使光伏产业在脱离市场导向下的情况下向着高投入、大规模、高产能的方向发展。据悉,2010年中国大陆光伏太阳能电池产量10.67GWp,占世界产量约44.66%,居世界首位;2011年,全球光伏市场需求量27.4吉瓦,产能却超过了50吉瓦,其中,中国就有30吉瓦以上的产能。中国的光伏产业就这样借助政府的“推力”,在发展速度和生产规模上,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然而,政府对于光伏产业的过度发展提供了错误性的政策鼓励,在把光伏产业推到顶峰的时候,却没能继续引领产业在市场竞争找对方向。由于在发展光伏产业之前,没能看到光伏市场主要在国外,同时核心技术也在国外的形势,当光伏产业遭受国外市场缩水而面临破产的时候,政府也只能显得束手无策。尽管政府将国内2020年的长期光伏装机容量目标从此前的20GW上调为50GW,但很显然,这个长期目标难以化解当前光伏产业破产的危机。
作者:李新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