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组织干部学院(一期)是一座教育学院,属于多功能的综合性建筑。工程地处北京市朝阳区金盞金融后台服务区内,西临机场第二通道,北临东坝路,南临规划教育用地,东临金融产业用地。于2014年获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定的三星级“绿色建筑评价运行标识”。
2.工程概况
工程总投资为34460万元,总用地面积为16.34公顷,其中建设用地面积为12.41公顷。本次建设为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40061.9平方米,示范面积40061.9平方米。工程为主体24米的多层建筑,对称式集中布局,平面呈工字形,围绕中部(E区)的门厅和报告厅,建筑四翼分别布置教学区(C区)、办公区(D区)、宿舍区(AB区)。工程结构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局部采用钢结构。
本项目集成运用多种绿色技术策略,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的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工程优先考虑被动式生态设计,考虑建筑体型、朝向、自然通风、内外遮阳等与当地气候相适应,并与建筑形式有机结合,对重点部分进行了深化研究和设计。施工中实施绿色组织管理,制定节约资源的管理制度。工程还综合采用了高效的地源热泵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空调热回收系统、高效能的节能照明系统、高效的能耗计量及控制系统等节能设施,以达到综合节能、减排的示范效果。
3 绿色建筑特征
3.1 节地与室外环境
工程地处北京市朝阳区金盞金融后台服务区内,西临机场第二通道,北临东坝路,南临规划教育用地,东临金融产业用地。场地建设不破坏各类保护性用地,场地无危险或污染源,周边无居住用地。
工程总用地面积163440.2平方米,总建筑用地面积124087.4平方米,代征城市公共用地面积39352.8平方米;规划条件容积率小于等于1.5,建筑密度小于等于50%,建筑控制高度24米。本建筑为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40061.9平方米。
工程场地环境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1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室外光、热环境适宜,保证舒适、安全。场地在东南北三侧各设一个出入口,南侧入口开向东坝北街,目前为主要入口,在北侧的东坝路建设好后,改北入口为主要入口。东侧为次要入口,开向金盏服务区西三路。金盞金融后台服务区规划在场地周边设置有公共交通,同时学院设有班车。场地内实现人车分流。
工程用地内绿地率达到68%。其中,一期范围内室外透水地面面积为15782平方米,室外透水地面比例达到50.6%。景观设计采用多种绿化形式,选择耐旱及本地的树种。局部采用了屋顶绿化,面积达到619平方米,占屋顶可绿化面积的36.2%。
工程地下室建筑面积7194平米,位于该项目BD区,功能为地下车库、设备机房、厨房、工勤用房以及人防等,地下建筑面积与建筑占地面积之比为95.42%。
项目实施绿色施工的管理,防尘、防污染、防噪音、防扰民,使用环保节能材料。
3.2 节能与能源利用
本工程各专业依据相关标准进行节能设计。全楼窗墙比与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符合现行标准规定,建筑总平面为南北向布局,建筑四翼主要功能空间采用小进深条形平面布置,利于自然采光与通风,宿舍区冬季日照满足要求。全楼空调系统冷热源采用地源热泵机组提供;C教学区和D餐饮、办公区采用风机盘管新风热回收系统;各房间照明功率密度按照《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的目标值设计,并采用节能型光源和节能型灯具;冷热源及输配系统、空调机组、照明设备等分别加装分项计量设备。经过计算,全楼采暖、空调、照明总能耗为参考建筑的77.2%。生活热水由太阳能集热系统及地源热泵供应,太阳能集热器总面积为815.57平方米,平均产热水量27.5吨/天,满足日设计热水用量的28.9%。
3.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本工程在方案、规划设计阶段,依据相关部门提供的市政给排水条件以及本地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综合、统筹考虑各种水资源状况,设置了合理完善的给排水和中水系统。
供水采用变频加压泵组,系统按用途设置用水计量水表,用水点采用节水器具,包括公用洗手间的感应式延时自动关闭水龙头,脚踏式高效节水型蹲便器;客房的陶瓷阀芯、停水自动关闭水龙头,3L/6L两档式节水型坐便器,以及水温调节器、节水型淋浴喷头等节水淋浴装置,节水率满足标准规范要求。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后进入集中污水处理站成中水后与收集处理后的雨水合用于绿化灌溉、道路冲洗与水景补水,过量中水排至室外雨水管线。场地及绿化雨水采用渗排结合方式。经测算,本工程全年用水量25989m3,年利用雨水量约18764m3,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到41.9%。
3.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工程A、B、C、D区主体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独立的结构单元内,平面规整,竖向无凹凸变化;E区结构体系选择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形式,中间设置现浇混凝土核心筒,大跨度空间则采用钢结构形式,减少荷载的同时降低了结构构件截面尺寸。工程根据平面及空间需求优化结构体系,通过充分利用材料特性,减少材料的使用和消耗。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本工程全部要求使用商品预搅拌混凝土。工程采用高强度钢筋,用量占钢筋总量的85% ,占受力钢筋总量的比例达到100%。工程采用的高性能混凝土C50(及以上)占混凝土总量的比例为7.5%。
工程实施土建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施工,避免了重复装修。建筑实体外墙及地上部分室内分隔墙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为电厂废弃的粉煤灰材料,用量比例占同类建筑材料的37%。建材中的可再循环材料使用量占总建材重量的11.5%。施工中对固体废弃物进行了分类处理和部分回收利用。程就近取材,施工现场500km以内生产的建材占建材总量的98.2%。建材中有害物质含量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5 室内环境质量
建筑功能布局有利于避免房间之间的噪声影响,各类房间的室内背景噪声和围护结构隔声性能均满足相关标准要求。本工程各房间内温湿度、新风量、风速等及室内照度、统一眩光值、一般显色指数等设计参数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建筑总平面为南北向布局,建筑四翼主要功能空间采用小进深条形平面布置,自然通风状况良好,80%主要功能空间室内采光系数满足采光标准要求;宿舍区冬季日照满足要求;在地下室周边设置窗井,引入自然采光。
E区穹顶设置可开启电动窗辅助自然通风,穹顶外表面设置多层水平外遮阳,其夏季遮阳系数为0.390,自然采光充足,对视线影响较小;冬季遮阳系数为0.566,也能够允许大部分太阳辐射热进入室内。E区全空气空调系统对报告厅CO2浓度进行监控,地下车库采用CO浓度控制车库通风机的启停。全楼室内噪声及无障碍设计均满足国家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
3.6 运营管理
工程运营中制定了资源节约和绿化管理制度,运行过程中严格控制废污排放,并进行废弃物分类收集处理。物业部门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施工中就地取材,场内平衡土方。工程综合考虑设备维护、检修时的便利性,将大部分管井设置于室内公共空间,减少对用户的干扰。为保证建筑的安全、高效运营,设置了合理、完善的楼宇自控系统,由直接数字控制器(DDC)进行监控或监视设备,包括:空调机组、新风机组、热回收机组、送(排)风机、给水排水、以及相关区域的空气质量采集。设备与BA系统集成的设备包括:地源热泵冷水机组、电梯系统、电热锅炉、太阳能系统、变配电系统、智能照明系统、生活水系统、园区内的水处理系统。分别设置独立的控制系统,并通过通信接口的形式实现BA系统管理主机对各设备的监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