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牌在即,谁能站稳脚跟?今年4月份,澳华新能源凭借分体太阳能的优势在伦敦上市;5月份,日出东方凭借综合实力和市场优势成功登陆沪市主板;10月底,夏博士以平板太阳能优势脱颖而出在天交所挂牌……
分析人士认为,选择上市为太阳能光热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外力平台,有助于行业实现自我转型升级。
行业出现分化
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发展已有近30年了,尤其是近十年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行业每年的增长率都在30%以上,年产值已发展到六、七百亿元规模。
据有关资料统计,1992年我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保有量不足200万平方米,20年的时间已增长了128.90多倍。厂家从最初的不足50家,增长到如今的2800家左右。
中国节能协会秘书长房庆指出:“在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扶持下,我国太阳能光热产业发展迅猛,经过20年的努力,目前中国太阳能热水器使用量位列世界第一。”
“但是现在整个行业已经烂得不像话了。”皇明太阳能董事长黄鸣日前如此炮轰太阳能热水器行业。
在刚刚落幕的“2012年中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年会暨产业发展二十周年大会”上,中国农村能源协会太阳能热利用专业委员会主任罗振涛对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毫不隐瞒:“行业分散、核心企业少、产品同质化严重、应用范围仅限低温热水、企业自律差、地方监管力度不够。”
曾经的行业领袖——皇明太阳能在今年高调宣布要逃离太阳能行业,一方面由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另一方面,行业的竞争亦使得皇明太阳能面临巨大压力。皇明太阳能曾在其债券募集书中称,“随着竞争的加剧,公司面临的市场份额下降的压力不断增大。”
同时,节能补贴也在加速行业的洗牌。据悉,节能补贴对家电企业设定了更加严格的审核机制和准入门槛,申报企业除了技术要达到国家级能效等级外,年销售能力也作为了审核标准,如果企业在入围1年期限内销售量在5万台以下,企业将无法得到后续的财政补贴。一位曾参与太阳能能效标准制定的专家认为,能效标准的实施预计将淘汰15%—20%的低效、低能太阳能产品,行业洗牌在所难免。
显然,太阳能产业转变增长方式,由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迫在眉睫,选择上市已是行业内实现自我转型升级的捷径。
产业依然充满前景
对于太阳能热利用产业的前景,众多专家和企业都给予了厚望。
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罗振涛表示,“十二五”规划多次提到重点发展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并且设立了太阳能集热器面积保有量到2015年达到4亿平方米、2020年达到8亿平方米的目标。
据悉,到2020年,我国将进一步提高太阳能热利用产业的能源结构占有率和在国家减排总目标中的贡献率。
相关专家指出,未来技术化和创新化是行业发展的方向,只有具备了这两个方面优势的企业才会做大做强。目前,主流太阳能厂商纷纷推出了创新产品与战略,如日出东方的微能技术战略升级、清华阳光的“无水管”产品、力诺瑞特的从低温应用向中高温应用升级战略等。这些技术的应用无疑对于提高行业门槛,促进行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对此,作为业内首家在A股上市的公司,日出东方有着自己更为深刻的体会。
“在多种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光热行业最具有国际竞争力。”日出东方董事长徐新建引述了相关专家的说法并表示:“国外难以复制中国太阳能光热行业产业链打通的模式。”
经过多年的发展,日出东方光热转换效率及保温系数均远高于国家的行业标准,在集成应用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工艺设备自行设计,具有完整的产业链。凭借先进的技术创新和制作工艺,日出东方旗下的四季沐歌和太阳雨两大品牌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迅速攀升,更是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由于过去进入门槛过低?熏导致现在太阳能热水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类似于澳华的新能源技术、力诺瑞特的工业绿动力计划等技术创新,或许可以将行业竞争引入到创新的层次和轨道,扩展太阳能光热产品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同时,继澳华新能源上市之后,国内也有同行业的公司上市,相信资本市场的力量同样会催生行业的变化。
徐新建表示,“我们盼望有更强的竞争对手出现,一个行业存在多家上市公司,才能被认可,行业才能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