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皇明实名举报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研究院与企业联合骗取国家节能惠民补贴。对于黄鸣的质疑,虽未盖棺论定;不过,新能源“疯子”此语一出,石破天惊。太阳能热利用再次走向风口浪尖,一场关于节能惠民补贴的讨论又波及业内外。
时间之迫与口水风波
据《中国太阳能产业资讯》记者刘成伟获悉,5月23日,国务院首次确定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列入节能惠民工程。6月1日,这一天是周五,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联合发布公告,通知全国太阳能热水器生产企业就申请首批节能惠民补贴产品需在6月4日前向有关部门提交相关报告。但从下发通知到申报材料,前后只有4天时间,其中两天是周末。在很多太阳能热利用企业的意见下,上交申报材料的时间延长了两天,直至6月6日。这对于相关单位检测单位及企业而言,仍然相当紧张。
在这种情况下,质检院太阳能检测中心仍然要继续依据相关国家标准进行检测。其中作为主导家用太阳能热水器能否入围“节能补贴惠民工程”最核心的参照标准,《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是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第一个强制性国家标准。这个标准8月份颁布,9月份正式实施。言外之意,也就是太阳能热水器的“节能补贴惠民工程”是以一部还没有颁布的未来标准作为另一个规则的标准,这也让太阳能热水器行业陷入尴尬。
2012年3月份,能效标准在第九届太阳能品牌博览会上亮相。不少企业是从彼时开始送检的。
据了解,检测中心检测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产品能效等级及型测报告需要近万元的检测费用,出具报告最短期限为5~7天,而节能惠民工程申报材料的时间延长后仅6天时间,这让所有的企业火急火燎。第一批名单中,作为传统太阳能热利用产业集群地的浙江、云南并没有企业入围。业内人士认为,准备时间过于仓促是影响企业申报的重要原因。
虽然时间紧迫,但是这让尝到家电下乡政策甜头的企业在短短一天不到的时间内便集结完毕。与这种热情相反的是仅有20家企业进入第一批推广名单,并且都是以短信通知邮件通告的形式告知企业。
而黄鸣的质疑就来自于,在国内检测机构能力有限的情况之下,这么短的时间内如何检测这么多的太阳能热水器。
迟来的政策难落地
日出东方遭到举报之后,董秘刘伟声称,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拿过任何补贴。在有关部门培训时说企业可能按照一年为期限垫付资金。作为首批入围的企业少尚且如此,而作为第二批入围的企业则更是迷茫。第二批入围“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企业没有等待具体的培训通知,仍不知道如何操作。虽然企业不可能只等政策,但在这个当口也有点焦急。
即使作为首批入围的中小企业,虽然切到了这块“蛋糕“,但是面对5万台年销售量与垫付资金,也有点望而却步。
10月16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三部门联合下发通知。《通知》要求,完善财政补贴资金预拨制度,加快资金拨付进度,财政部将根据每旬销售数据预拨补贴资金。这份通知里对当前还存在补贴兑付环节多、现有推广品种难以完全满足消费者需要、监管信息报送不及时、消费者对政策理解不够充分等问题进行了细化和解决,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策实施效果,迫切需要及时调整完善补贴及资金监管等出具了办法。
这项《通知》出来之后,对首批入围的企业是一种安慰。同时又出现了另一个问题,通知要求按旬发放补贴的理想又要面临一个企业年终销量完不成的现实困局。
所以不少业内人士发出感慨:这是一项错误时机的好政策。除了黄鸣对质检院太阳能检测中心造假的质疑,节能补贴对公司影响不及预期,实施有困难也是引起企业困惑的一大要点。太阳能热水器节能惠民工程似乎没有赢得太多的口碑。
吃着不如看着香
在前几年,太阳能热利用行业确实因为“家电下乡”获得了广大的农村市场,也因此依赖着农村成长起来。这让很多企业亲身尝试了那次国家政策对于企业发展带来的好处。企业对这种效益的追忆和回味自然潜移默化地移接到节能产品惠民工程上来,即使用其他手段……
然而,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是国家发改委推出的,推出比较慌忙,整体方案不明,推动步骤也是在慢慢修改。例如申报对象,相应的数据库,产品能效的检测标准等都存在模糊不清的地方,给厂商执行造成很大的困难。
当然从另一个层面上来看,企业也不得不看清一个现实。推出这些政策的目的是什么?国家通过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实现节能减排、促进经济的发展和民生的改善。企业的目的很明显,除了想通过政策得到补贴,还想通过政策带来差异化的“卖点”,作为企业,只能借用不可依赖。不少企业总以为这就是救命稻草,可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对于期盼之物,“远观”永远比“亵玩”美,等到真正得到了政策,才发现救命尚不敢谈,赏玩也不悦心。虽然,政策没有对企业产品价格规定设置上限,但是企业为此垫付了大量资金。于是就有了一种恶性循环,消费者还是要付高价购买“节能产品”。
除此之外。至于政策能带来多少刚性需求,不得而知。
作者:刘成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