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围企业少事出有因
申报时间紧和准备仓促被认为是90%以上企业落选的主要原因。
1个多月前,为申报新一轮补贴的节能产品,全国近300家太阳能热水器企业齐聚京城,据说当时的场面十分火爆。
对此,一位业内人士形容:“新补贴政策就像一缕阳光。”这样的比喻并不为过。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太阳能热水器市场近两年的萎靡不振仍在继续。根据中怡康的监测数据,太阳能热水器1月至6月的零售量和零售额同比分别下滑了36%和35%,表现远逊于电热水器和燃气热水器。
其实,借助政策东风,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在2009年曾迎来发展的高峰,行业增长率高达35%以上,远超之前10年平均24%的年复合增长率。然而随着家电下乡政策的逐渐淡出,以及农村市场的渐趋饱和,太阳能热水器短暂的辉煌也宣告结束。
第一批入围新补贴政策的企业名单公布后,仅有20家入选的结果让不少业内人士大呼“意外”。“很多企业只是想搏一搏,尽可能先入围名单,然后再借助政策打市场。”北京清华阳光公司副总裁李旭光指出。有些企业甚至都做好了完不成推广量就索性放弃国家补贴的最坏打算。但事实证明,这只是企业的一厢情愿。反观几年前的家电下乡招标,首轮就有92家企业入选,第四轮招标中,企业入围数更是超过240个。
申报时间紧和准备仓促被认为是90%以上企业落选的主要原因。更为重要的是,此次补贴设置了较以往更加严格的审核机制和准入门槛———1年内太阳能热水器推广量的最低限值是5万台,而非单纯考察家电产品的节能效果。不过,也有专家透露,让200多家企业纷纷落马的原因还包括很多企业的检测报告不符合要求。以能效检测为例,其最新的标准当时还未正式实施,多数企业因为观望错失时机,也有部分企业抱怨,根本没时间对产品进行能效测试。
消费者态度比较暧昧
据了解,第二批节能补贴产品已经开始进入申报流程。与第一次不同的是,这次申报不再采取集中申报的方式,而是由企业自行申报。首轮申报未能如愿的企业,包括全军覆没的传统太阳能光热产业集群地浙江和云南的企业,也都还有“复活”的机会。
四季沐歌执行总裁李骏认为,政府推动节能经济的齿轮正在高速运转,企业跟上齿轮的转速,就能分享政策红利。显然,高于空调和冰箱每台100至550元的补贴标准,对于入围的企业算得上是一个大礼包。业内普遍认为,补贴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拉动短期需求,提升行业景气度。
至于实际效果如何,恐怕还需要市场的进一步检验。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家电业观察人士认为,短时间内,政策对于太阳能热水器市场的影响有限。在他看来,此次节能补贴除了要达到推广实施细则的要求之外,企业还需要先垫付补贴费用,完成任务后才能拿到补贴。“一方面要负担检测费用,另一方面还要垫付补贴和加大宣传的投入,这种操作方式势必会影响企业的积极性。”他说。
目前来看,经销商和消费者的态度也比较暧昧。有终端市场的渠道经销商公开对媒体表示,太阳能热水器“下乡”好几年,消费者对于优惠政策和一般的促销活动已经不再感兴趣,在市场整体下滑的背景下,更注重的是品牌知名度、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
与市场反应较为平淡不同的是,企业纷纷表示乐观。李骏认为,绿色消费浪潮迟早会到来,“政策双管齐下,在通过补贴支持生产企业节能转型的同时,利用价格杠杆鼓励消费者向节能社会迈进”。太阳雨执行总裁陈荣华预测,到2015年,整个行业的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行业会迎来一个发展的高峰期”。
近二成低能效产品将淘汰
从不久前公布的第一批节能补贴产品入围名单不难看出,杀出重围的20家企业基本上是行业中规模大、品牌影响力强的主流企业。
目前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品牌极为分散,大大小小将近3000个。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历次由主管部门针对家电下乡企业亮出的黄牌警告中,太阳能热水器企业的上榜数量始终高居首位。这与该行业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行业发展不成熟有很大关系。
有专家认为,在6月开始实施的新节能政策中,首轮产品中标企业仅有20家,将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品牌聚焦;对于产品推广量的要求则会给众多中小企业设置门槛,避免无序竞争;而能效标准的实施预计将淘汰15%至20%的低能效太阳能产品。
“行业洗牌在所难免。”一位专家表示。因为,此次节能补贴政策的实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注重产品的节能效应,这实际上无形中提升了市场准入门槛。面对未来市场,企业只有具备过硬的技术,设计出符合政策要求和市场需求的产品,才能拥有成本优势,抢得市场先手。中小企业和技术落后企业显然心有余而力不足,大企业和技术领先的企业却正好顺势发展。对于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太阳能热水器市场,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肯定会日益凸显。
霍志臣还认为,如果说家电下乡对太阳能行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及规范作用,那么本次节能补贴政策的意义就在于将行业竞争引向技术创新之路,从而促进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李骏也强调,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应抓住节能补贴政策的契机加快转型,开拓行业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