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实却是节能惠民工程自细则出台,到入围名单最终敲定,仅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可谓是史上最雷厉风行的补贴政策。递交上报材料的200多家企业,最终只有20多家企业走到了最后,这让很多企图分一杯羹的企业大失所望,甚至产生一系列不必要的联想,以为背后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当然,入围节能惠民补贴肯定对企业发展有利,但它绝不是太阳能企业的救命稻草。
节能惠民工程与太阳能下乡两个政策之间有着本质的差别,如果把节能惠民政策看成新一轮的太阳能下乡,那么你就大错特错。
单单从字面上来说,太阳能下乡的主体是企业,政策鼓励企业把产品卖到农村去;而节能惠民工程实施的主体则是惠民,鼓励消费者购买节能产品。虽然同样需要企业和消费者的参与,同样都起到惠民惠企的作用,但由于重心的不同,使得太阳能下乡能够阳光普照众多太阳能企业,使多数太阳能企业有实力、有动力去开发农村市场,扩大国内市场的份额,实际上这是一种无差别或微差别的惠企政策。而节能惠民工程则是以惠民为主,让消费者获得实惠,选择20家有实力的企业只是选择了一个优秀的载体,目的是将政策行使下去,通过企业把补贴发到消费者手中,因此,与其说是惠民惠企,不如说是惠民苛企,这次政策对入围的企业采取了更苛刻的要求条件,并且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有着更严格的要求。
与太阳能下乡相比,另一个让中小企业望而却步,不能拿节能惠民政策救命的因素是补贴过程的高要求。实际上在前一轮的节能惠民政策和太阳能下乡相比,这次节能惠民工程加大了对门槛的要求。由于之前的补贴实施过程中,出现过部分企业骗取补贴的现象,此次补贴明显增加了对推广企业的监管。太阳能下乡补贴实际上是先行由农民垫付补贴,然后再去通过流程领取太阳能下乡补贴金额。而节能惠民工程则需要企业先行垫付补贴金额,一年后再由财政部一次性补贴给企业,并结合能效标识制度的实施,增加了产品能源效率达到国家标准GB26969-2011《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中能效等级2级及以上水平的限制。不论产品是否达到能效等级标准,单单企业需要先行垫付这一项就是一个大门槛,节能惠民工程最低要求企业年推广高效太阳能热水器5万台,而最低补贴额为100元每台,最高500元每台,如果算平均每台补贴200元,那么一年内企业将在补贴上少收入近千万元,这是大多数企业难以承受的。
当然,有一些由于注册资金高,但当前企业规模仍偏小的企业也入围节能惠民补贴,这对这些企业来说,还不知道是祸是福。
作者:张晶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