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清洁供热分会!
扫码关注我们
您所在的位置:
太阳能光伏行业的创新与发展
时间:2013-11-09 来源:电气自动化技术网
分享到
根据我们的分析师所得出的结果,影响三个行业不同模式演变的因素共有四个:技术的成本效益、政府扶持、价值链支援该行业的能力,以及领导企业的策略。这四个因素并不完全独立,但反映出同一个演变过程的不同层面:成本效益可被当成行业演变最早期条件的主要元素,而其余的三个因素则造就了最早期的条件,特别是成本效益。行业的创新与发展因为这些因素之间的互动而演变。

本文所得结果有可能对下列指标有所帮助。首先,影响国家创新体系发展的因素或本地Porter,对于新行业来说。国家创新体系和本地的重要性早已无需置疑。尽管如此,我们对实际的国家创新体系或本地的发展过程仍然所知不多。虽然这项研究才刚起步,但也已经发现成本效益的特别重要性。当成本非常高时,要建立实际的国家创新体系或本地是非常困难的。

其次,本研究也牵涉到政策与策略。比如说,本研究所得结果指出当行业非常依赖国际市场,不只在产品销售方面,也包括采购原材料、主要装备和核心生产程序时,就可能会非常困难建立实际的国家创新体系或本地。

成本效益

引致三个行业不同演变途径的直接因素是当中的成本效益差异:太阳热能业的低成本使它能在无须政府扶持的情况下增长,而光伏业相比较高成本则阻碍了它的发展。比如说,在太阳热能业里,中国也转移了德国和加拿大等的技术来制造太阳能集热管和太阳能热水器。但是,所需成本非常高而相应的市场却非常小。

在附属于清华大学的北京清华阳光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清华阳光TsinghuaSolar)发明了以低得多的成本制造太阳能集热管和太阳能热水器的技术后,市场才开始扩展。即便是今天,中国的产品成本仍然只不过是欧洲的三分之一而已。在2010年,中国的太阳热能业的市场大约值73.5亿人民币(9.2亿欧元)。而欧洲市场则只有约2.6亿欧元。

光伏业的情况却不一样。保定的英利集团已经成为中国和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太阳能光伏电池制造商之一。但是,在它于1998年创立时,它的主要业务只不过是进行政府扶持的3兆瓦太阳能光伏项目,那是一项高科技示范项目而非商业项目。那时候,高成本令太阳能很难获得商业成就。事实上,英利集团的3兆瓦光伏项目从政府获得了2千万人民币的补贴。

同样的,当尚德于2001年成立时,最初的设计产能只不过3兆瓦,虽然施正荣显示当时成功的把产能量提升到10兆瓦。尚德也获得了政府的资助。最初的8百万美元资本投资大部份来自无锡政府。受制于太小的国内市场,尚德的增必须依赖国际市场。

实际上,就算在2011年,根据我们在北京和一家企业的访谈所得,即便在它获得50%的政府补贴投资,该公司的光伏项目仍然无法带来任何盈余。这情况在整个行业来说是非常普遍的,而企业投资于太阳能光伏的原因主要是策略性考量而不是旨在短期盈利性。但是对国际市场来说,中国企业的成本结构已经具有足够的竞争力。而事实上,包括英利集团和尚德在内的中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制造商是非常幸运的:他们恰好在开始营运不久就能出口到迅速增长的国际市场。

在2004年,中国的太阳能光伏电池产量为50兆瓦。在那之后的几年:2005、2006、2007、2008和2009的产量分别增加到200兆瓦、400兆瓦、1088兆瓦、2600兆瓦和4011兆瓦。风电业的成本效益仅属中等,而风电业的演变也处处展现出成本效益的影响。为了改变能源结构,前电力局在1993年开始鼓励风电业并计划于2000年达到100兆瓦的装机量。但是风电业的发展是非常缓慢的,这个目标直到2005年才实现。除了技术上的挑战以外,基础的原因是风电的高成本。相比之下,风电的成本是煤基发电的约两倍(0.8~1.2元人民币/kWh)。对于电力企业来说,1998年的供电业改革重组规定他们减低发电成本,因此他们并没有任何推动力发展新能源。对于地方政府来说,由于风电较高的成本必须由当地使用者分担,他们也同意没有任何推动力支持这新能源的发展。

太阳能光伏业的演变也显示出成本效益的影响。自2009年以来,太阳能业的发展开始一日千里。除了政府增加扶持以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成本的削减:在2009年第一轮的太阳能特许权项目(SolarConcessionProgram)最低的投标价降至1.09元人民币/kWh,而2010年的第二轮太阳能特许权项目最低投标价降至0.7288元人民币/kWh。虽然太阳能价格仍然比风能高,相信目前的价格仍旧是可接受的。

政府扶持

在成本效益低时,政府的政策可能在某个行业的发展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除了太阳热能业之外,风电业和太阳能光伏业都从政府的政策获得不少帮助,虽然风电业获得更有力的帮助。比如说,据可再生能源法规定,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基础原则是它必须在经济上是合理的。为响应这原则,政府计划的风电装机量远比太阳能大得多:在2005、2010和2020年的风电计划装机量分别为760兆瓦、105千兆瓦和30千兆瓦,而太阳能的计划装机量则相应较小:65兆瓦、300兆瓦和1.8千兆瓦。为了促进装机量目标的实现,政府已经计划在内蒙、新疆、甘肃、河北、吉林和江苏建立七座10千兆瓦级风电基地,其中两座将建于内蒙。较后新增了山东的基地。巨型基地的计划吸引了大规模的国营电力企业和私人企业的投资。计划装机量的差别影响了实际装机量。例如,2007年的风电装机量为3287兆瓦,而累积装机量为5875兆瓦;相比之下太阳能在2007年的装机量为20兆瓦,累积装机量为100兆瓦。截至2009年,风电的累积装机量已经达到25853兆瓦,太阳能只有区区的300兆瓦。为响应同一原则,风电业的其它有利政策也比太阳能行业实施的更早,更积极。举例说在2008年8月,政府宣布了风电设备特别基金的试行管理措施。这是利用中央政府的预算,专为扶持可再生能源设备而实施的首条法例。

行业价值链能力

处理技术所决定的成本效益和政府扶持,整个行业价值链的能力,包括削减成本的能力等,都是能说明三个行业以不同模式演变的重要因素。风电业和太阳热能业的行业价值链显示出在支持行业发展方面比光伏业有较强的能力。风电行业价值链能更有效地支持行业发展的第三个因素是该行业的动态。成本效益、政府的强力扶持以及现有知识与能力的轻松转移使风电业高度活跃,而从业者能从相互之间的发展获益。在风电业里,Porter(1990)所描述的实际「钻石」已经越来越清晰了。比如说,风田发展商所要求的供应不仅仅是低成本而已,还必须是高质量产品。这复杂的要求也逼使部件供应商加速其本地化过程并且增加研发方面的投资。风田发展商的巨子也和大学及研究所合作培育新的才能与新技术。

太阳能业的情况是非常不同的。虽然包括英利集团在内的领导企业在进军这行业时已经拥有一些经验,但是无论在关键设备、关键原材料和关键知识与能力方面,大部分企业在刚进入此行业时对此等全无所知而必须向其它国家买进。


本地化过程也一直非常缓慢。譬如说,即便在今天,50%的关键原材料-多晶硅,仍需被进口。当使用昂贵的进口设备和程序来生产多晶硅时,要削减成本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太阳能业的价值链也同样无法提供符合成本效益的产品来支持该行业的迅速发展。光伏业的行业动态也不一样。在缺乏本地供电企业的激烈需求的情况下,太阳能光伏电池制造商向来都只依赖国际市场。这市场焦点使价值链中的当地企业很难采取有意识的行动来建立该行业的「钻石」(Porter,1990)。整个行业变得更为支离破碎,而企业关系更属竞争性而非合作性。

领导企业的策略

影响三个行业演变的第四个因素是领导企业的策略。在风电业,国电等领导级供电企业在塑造行业发展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2002年中国电力重组后,国电发现它不能和其它包括煤基发电等传统能源的巨型供电企业竞争,因而选择了以风电为主的新能源作为策略焦点。国电不但把风电发展用作策略目标,也发展了清晰的策略来实现此目标。同时,国电也作出结论认为透过提高风电涡轮的规模可以达到削减成本的效果,而装机量正在是风电发电的关键。

在太阳热能业,附属于清华大学,简称清华阳光的企业是该行业主要的驱动者。自从1970年代以来,由殷志强教授所带领的研发团队就已经成为先进科技的来源,而世界上最具规模的太阳热能市场是在全无政府补贴的情况下开发的。正因如此,殷教授还在2005年获颁「维克斯实业成就奖」(AchievementThroughActionAwardinmemorialofChristopherA.Weeks)。

在和风电业与太阳热能业相比之下,太阳能光伏业主要专注于其国际市场的发展。因此,领导企业的价值链协助是较迟才在太阳能业实现的。在获得2009年的首轮太阳能特许权项目推动后,业内的领导企业才开始认真的思考全行业协助与配合来大幅减少成本(以至1元人民币/kWh以下)

【稿件声明】:
文章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仅为传播信息,不意味着赞同文中的观点或证实文中的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若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尽快删除。本网站标注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CCMSA清洁供热分会。

  • 相关文章:
    • 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我国减排温室气体的主要技术选择,在我国政府已经批准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中,70%以上是可再生能源。而太阳能作为可再生...
      上传时间:2010-07-19
    • 2010年,随着世界经济危机“退烧”,全球经济逐渐复苏,家电下乡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等,使得太阳能热水器将步入发展黄金期。这无疑让广大太阳能企业家十分振奋,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然而,变幻莫
      上传时间:2010-09-10
    • 我国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推广利用的前景十分广阔。同时,据粗略估计,我国建筑能耗占我国总能耗的27%,有着巨大的节能空间。专家表示,让建筑和太阳能融合起来的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将成为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   
      上传时间:2010-09-10
    • 太阳能热水器产业发展之初就备受关注。在2009年成功参与家电下乡活动后,行业迎来了一个大发展,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许多厂家产品同质化严重,进入门槛低、技术含量低,一直是制约该行业进行良性发展的瓶颈。近日,中
      上传时间:2010-09-10
    CopyRight 2022 清洁供热分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29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