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跟风之举乃国人固有之习俗。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让我们在有限的记忆中首先回顾一下自文革以来流行于社会上的各种风潮吧。我们是否还记得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流行的打鸡血、喝红茶菌,各种门派的气功大师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气功热。到后来又出现了全民经商,人人办公司的风潮。到了改革开放来的今天,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极大的提高,人们又开始千方百计地移居海外,掀起移民热潮。笔者看来,这些都不过是一时之风,昙花一现而已,请看,迄今为止有哪一股风潮能够持续长久得了?的确,不同社会阶段人们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人们习惯于跟风,一方面是他们对表面时尚和眼前功利的一种追求,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人们的一种焦躁的情绪和对社会价值观的某种盲目,它只能对社会的发展起到负面的不良影响。
笔者是一名在太阳能企业从业多年的普通工作者,多年来对于社会上吹来的各种之风一向抱着事不关己,泰然处之的态度。不过由于对本行业的关注,不由得对近来相继成立的一个又一个诸多名目的太阳能专委会之事产生兴趣和疑惑。据本人所知,中国太阳能事业发展30多年以来,1979年九月首先成立了中国太阳能学会。之后随着太阳能产业的不断发展,由政府相关部门批准,于1992年又成立了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太阳能热利用专业委员会,是当时唯一一家正式注册的法人社会团体。该产业协会的工作目标十分明确,即以推动我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持续、健康、有序地发展为宗旨统一协调、有效地开展行业活动,促进我国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和产品的广泛应用,实现节能减排的能源发展目标;团结广大会员为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事业不断发展而努力。20年来,在广大企业的努力拼搏以及协会各届领导呕心沥血的组织与协调工作下,全行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十一五”期间,我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正从世界生产应用大国向世界强国迈进。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自豪地宣布中国太阳能集热面积世界第一。这是全行业多年来不懈奋斗的结果,其中行协的工作有目共睹,功不可没。
太阳能热利用行业从草根产业发展到今天具有近千亿元的产值,从业人员达300多万人的规模,受到了国家各个部门以及全社会的关注,这本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国家“十二五”规划颁布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太阳能无可争辩的隶属于可再生能源领域,是一种新兴的绿色能源产业。太阳能热利用产业是在外无引进、内无参照的情况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形成具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新的行业,它不可能隶属于其他任何行业。如果说在目前情况下某些行业或部门,因对其情有独钟而盲目成立各种名目的其他形式的专委会的话,无疑会对太阳能事业的发展产生负面和干扰作用。它不是加强而是削弱协会的组织与协调作用,只给人产生另立山头的印象,而使得广大企业困惑不解,无可适从。这样的机构成立的越多,对行业起到的负面作用就越大。既然如此,这样的机构成立的目的又有何必要?是想分担重担,还是另有所图?笔者看来,诸如此类的机构还是少成立些为好。国家针对这种情况,多次三令五申严格控制各类名目繁多的各种协会、专委会的成立,以避免各立山,头划地为界,打着各种招牌,使同类企业诚惶诚恐,多头参加,极大地加重了企业不必要的负担。。
如前所述,自产业协会成立20年来,太阳热水器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然而太阳能热利用绝非仅仅停留在低温家用热水器单一产品的生产和应用上面。除太阳热水器外,我们在其他太阳能热利用应用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如主被动太阳房采暖取得了良好示范推广效果;主动太阳能热水采暖建筑示范项目已在全国许多乡村和城镇进行,取得了良好节能环保效益。太阳灶在我国西部地区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到2009年底,我国已推广太阳灶近300万台,并出口到非洲许多国家和地区60万台左右。
太阳能工农业热利用初见成效:工业热水、农作物干燥、智能化温室、海水淡化等太阳能热利用示范项目及工程效果显著,如浙江省绍兴某染织厂用5万㎡的太阳能集热系统为工厂供热水。此外,太阳能高温热发电项目也在有序进行。总之,太阳能热利用正在从家用向工程化方向扩展,向工农业生产领域扩展和中高温及热发电方向扩展。
在如此大好形势下,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统一思想、统一目标、统一行动,为我国太阳能热利用事业的飞速发展作出应有的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