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以三聚氰胺为代表的产品质量问题不断向各行各业发散,国人对于本土产品的不信赖想法愈有根深蒂固之趋势。制造业被笼罩着不信任的乌云,是怒其不争,任其发展,还是断臂自救,突围转型,各界莫衷一是。
日前,皇明集团董事长黄鸣冒天之大不韪自曝太阳能热水器产业的质量黑幕,宣布筹建太阳能行业曝潜强标网,誓言将“除潜揭黑”进行到底。不惜得罪一批人,冒死推动建立太阳能热水器强制性安全标准,还消费者真正的安全,欲为行业破局杀出一条血路。
黄氏此举犹如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直接伤及行业痛处,令相关利益群体如坐针毡。众所周知,由于强制安全标准缺失,产业出现大量质量问题,令消费者认知度不断下滑,太阳能热水器市场近几年表现差强人意。农村市场萎缩,城市居民不卖帐,用户纷纷将目光转向电热水器和燃气热水器,整个行业销售额不及格力空调一年800亿的销售额。虽然研发技术有所突破,但因为“潜规则”等原因,一直没有得到应用推广,导致整个产业集中度较弱,鱼龙混杂,行业前20名的企业规模较小,处于中低端,同质化竞争严重,核心竞争力较弱,因而行业竞争呈现一种欺骗消费者的攻守“联盟”。
质优价廉符合市场规律,劣质低价不但违反市场规律,而且还违法。在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消费者是受体。目前众多商家正在干着偷换概念的买卖,而他们将消费者获取产品的低安全系数视为最好降低的成本环节。劣币驱逐良币的行业现状何其凶猛!为保证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受侵犯,行业内多数竞争力差的企业自发组成利益“联盟”,将消费者权益置之不顾,生产低成本、低质量、低价格的“三低产品”。不仅人为拉低产品标准,还通过绑架行业协会的方式直接制定低于一般水平的行业标准。
远不止在太阳能行业,中国电线电缆产业也是如此,该行业一位著名企业家也表示:“目前电线电缆产业中,至少有2/3的产品不合格,或者是伪劣的产品,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行业秩序和产品质量到了该管的时候了!”
30多年来,中国制造业通过低成本优势,如土地、资源和劳动力,实现了快速的规模扩张,不过,由于过份追求规模和利润,在品牌的提升、技术创新和质量的维护上显得不足,出现有产量、无品牌,有规模,无质量这样一条腿走路的状况,不能不说是一种尴尬。诚然,成本竞争是一种竞争力来源,然而,这种成本优势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产品质量必须优质合格,质量无碍,最起码能够达到保证消费者安全的标准。回归到商业本身,只有为消费者提供符合需求、质量上乘的服务和产品,这才是最有效、而且最持续的赢利之道。如何趋使市场主体走上这一技术创新、品牌提升之路,唯有打破鼓励落后的监管体系和标准水平,建立与国际标准水平一致,甚至高于国际标准的国内标准。
令人欣慰的是,在黄鸣的强力曝光和推进下,太阳能热水器强制性安全标准迈出可喜的一步。日前,国家太阳能技术标准委员会主动回应,邀请皇明申报“太阳能热水器强制安全标准”。不在自救中突破,就在堕落中死亡!黄鸣太阳能推强制性安全标准为中国制造业的突围找到了一条出路,不破不立,将手术刀对准自我,打破旧有利益格局,有革新转型才是未来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可持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