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部门和部分大型民营企业由于资金成本低,因此具有强烈的投资冲动,这不但抬高了中国经济的投资率,也导致投资效率不断恶化,严重地抑制了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全国人大代表、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黄鸣认为,在实体经济经营出现困难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却依然“暴利”,有悖于市场经济规律,不利于当前经济形势不乐观的局面改善和整体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放开银行业管制、改革利率,缩小存贷利差。
黄鸣用一组数据支持他的议案。1996年之前,我国银行的存贷利差绝大部分年份低于1个百分点,个别年份甚至为负。1996年-1998年,该利差从1.85个百分点提高到2.52个百分点,此后,从1999年开始,该利差稳定在3个百分点以上,最高为3.60个百分点。具体到各家商业银行,由于存款和贷款的期限结构差异,加上从2004年以后中央银行不再设定贷款利率上限,实际存贷利差可能会存在细微的差别。但是,既然普遍受惠于这一稳定的基准利差,加上不良贷款被大量剥离,各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状况自2000年以来便持续好转。目前,我国存款利率是3.5%,贷款利率是6.56%,息差超过3%。这么大的利差,无论如何都能赚钱。稳定的存贷利差及其给各大商业银行所带来的巨额利润,这只是2000年以来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的特点之一。
2011年中国商业银行人均利润是工业企业的12倍。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商业银行净利润达1.04万亿元人民币,净息差为2.7%.如果把时间推回到10年前,即中国刚刚加入WTO的2001年,该年全国的商业银行赚到了847亿元人民币的利润,十年间利润总额增长了10余倍。在存款利率被人为严重压低的情形下,尽管设定了一个存贷利差,实际的贷款利率水平也同样被压低到大大低于市场均衡利率的水平,从而导致中国的商业银行业广泛存在信贷配给。而且,在贷款需求远远超出贷款供给的局面下,大量的银行信贷资金主要被配给于国有企业。
“众多的民营中小企业由于在正规银行部门受到信贷歧视,不得不开展高风险的民间集资或借贷活动,从而给中国企业家创业活动蒙上了厚厚的阴影。客观地说,最近广受关注的浙江吴英案,正是中国银行体系不合理的一个鲜活注脚。”黄鸣称,应采取降低银行贷款利率,缩小利差的措施,减轻企业利润负担,增加储户收入,从整体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作为十届、十一届企业界全国人大代表,黄鸣不仅关注企业的外围生存环境,也多次以太阳能企业为例,奉劝中小企业主,不能完全依靠政府补贴发展,关键要找到适合自己健康发展的商业模式。“德国之前的太阳能企业也大多依靠政府补贴,欧债危机爆发后,政府再也掏不出钱来,结果导致德国的太阳能企业百分之百亏损。中国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一个行业在发展初期确需政府扶持,如果总离不开襁褓,就是扶不起的阿斗。”黄鸣表示,如果说银行融资倾斜是给中小企业输血,企业通过在市场中摸爬滚打找到的商业模式就是固本培元良策。
中小企业要想健康发展,二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