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文化的核心便是“无私”,即是利人,用自己的光和热,温暖他人。用自己的光和热,冲破乌云,为人类带去光明。太阳的“四日精神”,日出有信,日行有度,日照无私,日新月异,都代表了太阳优秀的文化理念。
据有关资料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的10年间,我国太阳能热水器累计节约标准煤总量已达11295万吨,累计实现减排365.19万吨二氧化硫,164.16万吨二氧化氮,282.36万吨烟尘,24246.6万吨二氧化碳,节能减排效果十分明显。难怪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骄傲地向世界宣布,中国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居世界第一。
太阳能热利用产品因为其零消耗、零污染等特点,决定了她是一种经济、节能且安全的产品。太阳能热利用行业让广大消费者使用上环保节能的太阳能热水器而不是能耗较高的电热水器或燃气热水器,因此严格意义上说,太阳能行业文化实际上就是一种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国家,有利于消费者的利他的“公益文化”。
从行业竞争规律来看,行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规模竞争将成为不可避免的阶段。总成本领先的战略诉求需要庞大的产能规模来支撑,因此,企业在产能上进行扩充,用全国一盘棋的战略目光来布局生产基地,是必然的选择。
通过对这些太阳能企业异地布局的基地产能进行摸底发现,单个基地的设计产能在当前的行业形势下都堪称大手笔。例如,皇明、桑乐、太阳雨、四季沐歌等企业的年生产量都设计为100万台。
同时,就产业链的角度而言,如同成熟家电行业一样,行业规模型企业已经不满足单纯整机制造领域,开始把触角向上游延伸。以太阳雨为代表的企业开始向上游真空管、毛坯管甚至是高硼硅领域延伸。
一句话,对劳动密集型的太阳能热水器企业而言,全国性的品牌意味着首先是规模上的优势,这一点无可争议。没有规模上的优势,就没有品牌力上的优势。没有全国性的产能布局,就没有规模上的有效支撑,也就无法铸就全国“叫得响”的品牌,这里面存在着息息相关的联系。
从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基本面来看,在全国近5000家左右的太阳能企业中,有近70%的企业属于中小企业,甚至到目前为止,能称为全国性的品牌屈指可数。
大量的中小企业依靠着物流的优势和地产品牌的优越性,牢牢占据了当地市场的优势地位。对规模型企业而言,由于当地居民消费心理的作用加之考虑售后服务的因素,在市场竞争层面上规模型企业并不占优势,而通过这一轮的生产基地布局,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各大品牌生产基地布局的完成并逐渐投产,原先区域性的品牌优势将逐步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