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太阳能光热发电案例
如果说今天中国的太阳能光热发电犹如一个即将喷发的火山,那么压在火山口上的那块巨石就是“储能”。在2011年8月16日召开的太阳能光热发电三亚国际论坛上,中国科学院电工所研究员、中国太阳能光热发电权威专家、中国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王志峰博士,在作大会总结时,强调了三点:第一,光热发电离不开“储能”,没有“储能”太阳能光热发电就不能稳定持续的供电;第二,适合建造光热发电的地区大多数都是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地区,如何去节水或不用水;第三,太阳能光热发电的集成技术。这三个问题,可谓一语道破中国光热发电目前的困境。
为期三天的论坛会议,可以说是高手云集,国际新能源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专家、各大院校、投资人、企业家等等。今天的中国太阳能光热发电犹如2004年的光伏时期,但为之不同的是,光伏两头在外,材料、市场都在外面,留给我们的只有高能耗、高污染。近期相关媒体的报道可以说是触目惊心,相比受害者已是苦不堪言。但光热发电的基础材料的研发与制造,我们虽然与德国、美国、西班牙存在一定的距离,但集热、聚光的关键技术都已经取得突破,只要在精密度方面有所提高,我们完全赶得上这些国家,目前在中国已有几十家企业从事这方面的研发与制造。后面的汽轮机发电,属于传统产业,几乎不存在任何问题。因此光热发电的短板,就在储能。没有储能,光热发电就不能连续作业,没有储能光热发电就不具备规模化效应。现在美国、西班牙储能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正在筹备18小时储能,基于这一点,光热发电的成本会有大幅度的下降,目标6美分已是成功在望。通过三天的会议来看,入会的专家、企业大都从事聚光、集热、跟踪等方面的研制,对于储能,只是几家院校有一些零星的实验,至今没有规模性的储能系统。因此储能将会是制约太阳能光热发电的一个致命的短板。要想喷薄而出,储能就必须有所突破。
现在光热储能,国际上比较成熟的就是熔盐储能,但由于熔盐的很多特性,比如温度过高(550°)甚至更高、腐蚀性较强、易凝固等。因此,对于储能提出了很高要求,储能设备的材料选型、防腐、高温输送、氧化、凝固处理、前期预热等,都是一个个的技术难题。可见王志峰的担心的确是真知灼见,中国的光热研发一旦堵上这块短板,中国光热产业将会得到迅猛的发展。对于解决我国目前的火电污染严重、成本居高不下、水力资源贫乏、核电安全等,将是一个最佳的方案。德国联合15个国家投资4000亿欧元启动非洲沙漠计划,西班牙已经超越美国的规模。我国有大量的光照条件好的荒漠地区,内蒙、新疆、甘肃、青海、西藏、宁夏等,完全适合建设大型光热发电,不久的将来,大西北就是中国清洁能源的供应之地,不仅缓解传统石化能源的短缺、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对于西部开发更是一个科学、环保、高效的产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