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玉335”意外落榜农业部推介品种:再陷转基因漩涡3月PMI明升暗降
政府警告力拓:不坐视铁矿石谈判北京晒公车数量系全国首例北京四类领域向民间投资开放大地震后菅直人的12个重要时刻外资重返中国楼市的真正原因和讯网新闻中心诚聘编辑“产”与“用”冰火两重天。
我国太阳能产业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是全球太阳能热水器生产量和使用量最大的国家和重要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国。资料显示,2010年中国太阳能光伏电池达到10吉瓦,全世界第一,预计未来2到3年将达到30到40个吉瓦。2007年公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更是形象地告诉我们,我国每年太阳能资源可开发量折合标准煤达17000亿吨。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太阳能热利用专业委员会主任罗振涛认为,我国太阳能光热产业之所以能快速发展并跃居世界第一,关键原因是掌握了核心技术。据了解,我国太阳能光热产业自有技术占95%以上,在太阳能集热、高温发电集成系统、采暖制冷、建筑节能、设备检测等方面拥有国际领先的技术。
然而,在对这种资源的使用上,我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今年的两会上,如何加快推广应用太阳能源的话题再次成为热议的焦点。全国政协常委、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就直言,虽然国家通过鼓励太阳能电站建设,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生产,但由于传输成本和应用成本较高,制约了太阳能源在城市等耗能地区的推广应用。山东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黄鸣也将视线聚焦在城市上,在他看来,最大的难点就是太阳能热水器和其他太阳能产品不能与建筑结合。
让太阳能融入城市建筑
城市,这个本该更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地区却在太阳能利用问题上落在了后面。但这种发展路径却是不得已的选择。用黄鸣的说法,目前整个太阳能产业几乎是被赶到了农村市场。“这也跟国家推广没有到位有一定的原因。”黄鸣表示。
黄鸣对记者说,现在城市里都是高层建筑,这些建筑在构建之初并没有考虑太阳能利用问题。致使建筑建起来,太阳能、生态环保的技术却应用不够。当发现这个问题后,改造的成本是巨大的,这无形中加大了太阳能在城市中利用的难度。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王迁则表示,在政府应力推公共建筑走在建筑业前面,尽快规范要求公共建筑要大比例使用可再生能源及其他低价能源,特别是要大力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加上应用地热系统等方式,实实在在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王迁强调,太阳能与建筑结合的目的,是让太阳能成为建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让已经成熟的太阳能技术产品真正融入到建筑中,建设低碳、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主推节能减排和建筑节能,我们要学会利用太阳能为建筑节能做“加法”。
可喜的是,这个问题很快就能得到解决。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下发的《通知》中提出了推广建设可再生能源建筑的思路。“十二五”期间,国家将选择在部分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地方积极性高、配套政策落实的区域,实行集中连片推广,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率先实现突破,到2015年重点区域内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建筑能耗的比例达到10%以上;进一步丰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形式,积极拓展应用领域,力争到2015年底,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25亿平方米以上,形成常规能源替代能力3000万吨标准煤。对于这个政策,罗振涛表示,强调在资源条件较好地区实施太阳能推广政策是非常有必要的,条件不成熟硬上马反而起不到好作用,因此,在区域的选择上尤为重要。
同时,在国家政策出台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各地相继出台了细化政策,如北京市今年将完成400万平方米的浅层地能或污水源热泵采暖的建筑应用面积;深圳市对应当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而未安装或安装不符合有关法规政策和技术规范要求的项目,不予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安徽省则提出在“十二五”力推可再生能源建筑,建设8000万平方米绿色楼宇。
行业整合是必然
过去十多年,我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生产企业已经发展到了5000余家。市场规模越来大,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一直保持着30%的年增长。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尽管发展势头喜人,但难免泥沙俱下。对于一个新兴行业来说,起步发展阶段必然存在不少问题,繁荣的外表下常常潜藏着隐忧。此次国家鼓励政策的出台在一个层面也会加快太阳能行业的优胜劣汰,减少重复建设。
罗振涛告诉记者:“目前太阳能行业前20位企业的产量总和还不到30%,其中年产值1亿元以上企业仅20余家,3亿元以上的12家,15亿元以上的仅有两家。按照我们原有的计划,在三五年时间内要培育出5-10个年产量在150万-200万平方米、市场总占有率可达50%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骨干企业。在此次的《通知》中提到,中央财政将加大对可再生能源新技术应用的补助力度,在政府和市场的"两只手"下,必将加速行业的整合,这对我国的太阳能资源的利用开发,乃至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都是有利的。”
作者:徐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