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清洁供热分会!
扫码关注我们
您所在的位置:
徐州绘就清洁能源路线图 “十三五”将推进太阳能应用
时间:2016-12-12 来源:imsia
分享到


【中国环保在线 地方新闻】

 

“十二五”以来,江苏省徐州全市光伏发电装机规模由2010年底的2万千瓦,快速增长至目前的36.47万千瓦,年均增幅高达178.72%,占新能源发电总装机近60%,成为可再生能源发电最主要应用方式。 到2020年,全市可再生能源应用规模大幅提高,形成常规能源有效互补的低碳绿色能源供应体系,利用量达到280万吨标准煤,占能源消费比重7%左右。

 

  徐州绘就清洁能源路线图 “十三五”将推进太阳能应用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以建设“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术创新,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为核心,按照分散利用与集中开发相结合、市场机制与政策扶持相结合、规模发展与产业升级相结合的原则,着力推进光伏领跑者计划分布式光伏推进工程、新能源汽车应用推广工程、可再生能源互补利用工程、智能微网示范应用工程。不断优化徐州能源消费结构,持续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减少化石能源消耗量,推动徐州经济社会与环境、生态的协调发展。
  

第一章 发展现状    

 

第一节 取得成效 

 

徐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根据徐州市可再生能源资源及分布情况,围绕徐州生态文明的建设,加快落实,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其利用量折标煤140万吨,“十二五”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占能源消费比重由2010年的不到1%提升至目前的4%(其中市区占比7%左右),呈现增速、比重“双提升”的良好态势。 
  

一、太阳能利用特色明显  
  

“十二五”以来,徐州全市光伏发电装机规模由2010年底的2万千瓦,快速增长至目前的36.47万千瓦,年均增幅高达178.72%,占新能源发电总装机近60%,成为可再生能源发电最主要应用方式。将太阳能利用纳入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规范,对12层以下住宅统一设计、建设太阳能热水系统,结合新农村建设,鼓励建设太阳能热水器、暖房、暖棚等,2015年底全市累计太阳能利用面积400余万平方米、有效集热面积近100万平方米,年可节约标煤20万吨。
  

二、节能绿色建筑初具规模
   

徐州市在全省率先推进以可再生能源利用为核心的绿色建筑推进体系,太阳能光热建筑和地源热泵应用初具规模,太阳能地源热泵复合式空调等新型利用模式也形成了一定的示范效应,有效集热面积超500万平方米、地热利用面积超100万平米。  

三、生物质利用亮点突出
    

生物质能利用由发电、沼气等领域逐步向成型燃料、生物乙醇等拓展,实现多元化利用,2015年,生物质能利用量突破100万吨标煤,年均增长37.3%,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全面加强,城镇垃圾集中收储率由2010年的60%左右提高到95%,建成垃圾焚烧发电厂2座,装机3.6万千瓦,贾汪区马庄村成为全国首家秸秆太阳能沼气集中供气工程示范村,先进模式及技术在全省推广。 
  

四、实现风力分散式开发 
  

徐州市积极探索低风速风力利用模式。2015年,中电投徐州贾汪江庄74MW低风速风电场示范项目建成并网,实现规模风电零的突破。
   

五、可再生能源产业快速发展 
  

徐州市坚持“龙头型带动,上下游延伸、链群式发展”的模式,推进可再生能源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目前已形成以中能硅业、罗特艾德、强茂电子、燃控科技等骨干企业为支撑,以多晶硅、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风电回转支承、新能源发电成套设备、环保节能设备等系列产品为主导,太阳能光伏、风电制造、清洁技术、生物能源为发展方向的特色产业格局,产业链条不断完整,高端优势日趋显现,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第二节 存在的问题及挑战
  

一、可再生能源占比偏低
  

近年来,徐州市依托新能源示范城市创建,在巩固传统煤电能源优势的基础上,把发展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等可再生能源作为主攻方向,走多能互补、多源并举、综合利用的能源发展道路。全市可再生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但由于能源消耗体量较大、经济发展对煤炭依赖度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成本较高等问题,全市可再生能源占比依然偏低,距离国家、省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二、屋顶分布式光伏推广难
  

分布式光伏发电是国家在东部地区主推的光伏应用种类,而我市因屋顶资源难以落实且不稳定、融资渠道较少、项目收益不高等因素,导致我市分布式光伏发展速度较慢,截止目前,全市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仅为20兆瓦,不到光伏总装机规模的10%。  
  

三、可再生能源利用与生态保护有待衔接  
 

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集中式光伏、风电以及生物质发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对周边原始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可用资源禀赋摸底不清,导致可再生能源应用出现与经济、社会、环境等不相协调的现象。少数项目影响了周边景区的发展、占用了限制利用土地等资源。  
  

四、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面临新挑战
  

“十三五”时期是徐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业化转型期、城市化扩张期和经济国际化提升期,全市经济仍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GDP总量稳定攀升,能源消费总量也将相应增长,“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腾出较大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空间,此外,在现有技术水平和产业基础上,可再生能源产业还处于发展的成长阶段,开发利用成本偏高,资源分散,利用规模小,生产不连续等问题明显。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规模,提升替代能力难度较大。

第三节 发展机遇
   

一、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了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可再生能源发展扫清障碍,明确了“十三五”时期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升了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同时还制定了到2050年再生能源占比达到60%的长期发展目标。我省和我市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配套了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为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资源丰富优势突出
    

徐州在太阳能生物质能和风能等方面均具有良好的资源禀赋,徐州市太阳能资源丰富,是江苏省最高日照值分布区,热量多于华北,光能优于苏南,我市也是全省的农业大市,年产秸秆稳定在500万吨左右,适宜大规模开发利用;对于发展分布式光伏方面,徐州市拥有超过2亿平方米的建筑,近百个产业集聚区,屋顶资源比较丰富;此外,我市已建成大量光伏、生物质等利用项目,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为下一步发展可再生能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保障。  
  

三、机制改革带来机遇  
  

近年来,国家持续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推进“互联网+能源”、新能源微电网、碳配额交易等平台建设,目前,国家已示范建立了20余个智能微电网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个别重点工程已实现无碳能源供给,此外,国家要求到2017年,全面铺开碳配额交易制度,为可再生能源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稿件声明】:
文章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仅为传播信息,不意味着赞同文中的观点或证实文中的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若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尽快删除。本网站标注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CCMSA清洁供热分会。

  • 相关文章:
  • CopyRight 2022 清洁供热分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29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