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机网 科技创新】初次见到赵国强,让人很难将眼前这个老实巴交的汉子和“全国优秀农民工”联系到一起。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打工仔,却靠对事业孜孜以求的精神和对故乡浓厚的感情,经过6年的潜心研究,发明了一款高新技术产品“温室大棚太阳能取暖器”。
温室大棚太阳能取暖器节约环保助农生产
赵国强,今年43岁,谷杖子乡人,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在苦日子浸泡中长大的赵国强,自幼对成功充满了渴望,希望能走出大山,用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初中毕业后,赵国强因家庭困难选择了费用较低的建昌县职业高中就读。在职高读书期间,他没逃过课,没请过假,而是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因为他坚信“行行出状元”这句话。职高毕业后,赵国强和大多数农村青年一样踏上了打工之路。每天忙碌在钢筋水泥里,用汗水换来微薄的收入。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过心中的梦想。
毕业的第二年,赵国强选择了在家乡创业。他在谷杖子乡开了一个修理家用电器的门市,专门修理冰箱、电视等家用电器。那段时间,他每天都骑着自行车穿梭在谷杖子、玲珑塔、娘娘庙等乡镇,上门维修。因为他在职高学的是“家电专业”,开门市后,他将家电的理论和实际结合到一起,可谓得心应手。
2003年,已经有6年家电修理经验的赵国强,用多年的积蓄在建昌县城开了一家门市,业务也从维修冰箱、电视等家用电器,扩展到空调和太阳能的安装。为人诚恳、做事认真的赵国强有了大批客源和可观的收入。2009年,赵国强和伙伴注册了建昌县鸿强制冷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主要生产冷柜和保鲜柜,他专门负责生产技术。在生产冷柜和保鲜柜过程中,赵国强发现夏季冷柜的散热会比冬季慢,制冷效果还差,“如果冬季把冷柜里散出的热利用起来取暖,多好啊。”由此,赵国强又联想到冬季用热水室内取暖。为实现利用热水进行冬季取暖,赵国强开始了研究。他先是试验从冷水里提取热量,再实验从热水里提取热量。经过反复实验,他发现水中的热量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提取出来。后来,他突发奇想,通过太阳能把水加热,再从热水里提取热量,将热量用于冬季的蔬菜大棚取暖,这样,不仅能提高冬季蔬菜大棚的温度,达到棚户减少取暖投入、蔬菜增产的效果,还节约环保。一个伟大的设想,从那一刻开始了。
2010年,赵国强要发明一款自动控制温度的“温室大棚太阳能取暖器”的构想开始实施。赵国强很少出门,整天泡在那些纵横交错的电路和大大小小的零件中。
2011年,赵国强在那间简陋的小屋里先研究出了“室内取暖器”,其研发的产品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专利证书。
2012年,为把室内取暖器应用到温室大棚中,赵国强开始着手完成一套全自动程序的软件和电控板。为此,赵国强先后到沈阳、河北、安徽、青岛等地十几家制冷设备厂,寻找“太阳能室内取暖器”开发的相关配件。在此期间,他投入了大量资金。购买试验材料、交小型试验费、外出各种费用,加在一起数额非常大。为节省资金,赵国强坐最便宜的火车,在车站长条椅上过夜,吃方便面充饥,喝自来水解渴。多年的积蓄花光后,为了心中的梦想他依然没有放弃,而是找亲朋好友借钱来做。
成功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赵国强发现,任何主设备、任何算法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到了实际应用中,一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恰好是自己研发时没有想到的。对全自动程序的软件和电控板的研发,经过一次次试验结果并不理想,但他没有丧失信心,坚持反复试验。2014年,他认识了一位中国家电研究院专家,在经过多次请教后,2015年年末,赵国强研发的温室大棚太阳能取暖器诞生了。
经过小型试验,自动控制温度的温室大棚太阳能取暖器,棚外温度在零下22度至零下26度的情况下,用太阳能取暖器供暖,棚内温度可提高6度至10度,试种黄瓜的温室棚每平方米增产15公斤,达到了增收的目的。其产品被辽宁省中小企业局评为“专精特新”产品,赵国强所在的企业荣获第四届中国创新大赛辽宁赛区优秀奖,并被市政府评为高新技术企业。2015年12月24日,赵国强被国务院农民工作办公室授予2015年度“全国优秀农民工”荣誉称号。
赵国强的科研项目成功了,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相反却感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他把自己研发的科技成果,运用到生产中,以此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让建昌的贫困家庭分享到科技带来的红利。赵国强和他所在的企业坐落于玲珑塔镇。在该镇党委、镇政府领导的积极协调下,赵国强从农民手中流转了150亩土地,准备建50个靠太阳能取暖器取暖的温室大棚,主要试验用太阳能取暖器供暖。实验成功后,将大面积推广。“在多年的研发工作中,我不仅得到了亲戚朋友的大力支持,更得到了建昌县委、县政府领导支持,同时,还得到了县科技局、县中小企业局、县人社局的支持和鼓励。如果没有这些人支持,我不可能研究出用于温室大棚的太阳能取暖器。”赵国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