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电器,日本制造与中国制造的差距真有如此之大吗?据美的电器的工程师在证实:“日本电饭煲的内胆在材料上有很大的创新,煮出来的米饭粒粒晶莹,不会黏糊。而这样的技术,我们尚未实现!”
简单+专注+极致=匠人力量
众所周知,支撑日本制造走向领先的源动力即是匠人精神。用日本人自己的话说就是“追求自己手艺的进步,并对此持有自信,不因金钱和时间的制约扭曲自己的意志或做出妥协,只做自己能够认可的工作。一旦接手,就算完全弃利益于不顾,也要使出浑身解数完成。”
与日本制造坚定信仰的“匠人精神”不同,对于中国的光热行业里的传统制造企业来说普遍缺乏这种沉下心来钻研本业的态度,大多数企业而是抱着浮躁的心态寻求速成的捷径,比如盛行的互联网思维。不少光热企业将互联网思维视为救命稻草,希望能够在营销上带来颠覆性的变化,而把像匠人一样追求产品品质的精神抛在脑后。
其实大道相通,新兴的互联网思维与古老的匠人精神,落脚点是用极致的产品满足用户的需求。最能代表中国互联网思维的雷军曾提出了七字决“专注、极致、口碑、快”而其中的前六字正是匠人精神的核心。
对于光热行业的制造企业来说好像只注重“快”字,“快产”可能是很多光热企业追求的目标,行业的部分企业喜欢宣传其公司年产产品多少万台或者几十万台、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等这样的口号,企业这样做的后果往往导致了行业产品的产能严重过剩,产品的质量也被整体拉低。
被国人熟知的日本企业——三菱电器,在研制一款新型电饭锅的时候,就邀请了3000人在全日本寿司店进行品尝,找到了最适应日本人口感的米,再通过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研究此种米粒的烹制过程,最终选定了制造电饭锅内胆的竹炭材料,然后再派出几个小组在全日本搜寻最理想的竹炭原料,用3000度的高温烧制3个月时间,最后再取精去糟选取精花产物做成新型电饭锅内胆,尽管此类电饭锅售价较高,但凭借着在米制烹饪上的独一无二的优异表现得到了市场的热捧。
真正意义上做到了专注于极致的产品,在很大程度上自然拥有了口碑,尤其是在社交网络发达的当下。日本电饭锅几乎没有在中国大陆做过广告,却依然吸引着大批中国人远渡重洋去抢购。反观中国制造在互联网思维的蛊惑下舍本逐末,甚至将“云计算”“物联网”等名词当作吸引消费者的噱头,使其仅仅应留在概念上。没有从消费者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出发,没有真正地花精力去研究用户的痛点。
匠人精神之所以艰苦,在于“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单调与自律,在于需要一种长期不计报酬地全身心投入,以及一种钻牛角尖的完美主义行为。
别让互联网思维“打脸”
遗憾的是,在我们光热行业,我们很少能够看到这种具有工匠精神的企业家。大家的心态都很浮躁,喜欢削尖脑袋抓机会,钻空子。太多的人思考的都是如何在三五年内把企业规模做大,或者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营销上面,或者苦心去研究什么互联网思维,很少听说有谁愿意沉下心来,慢慢把事情做精做细的。所以,经常听到有人说我们的企业是在野蛮生长,或着是我们的年产能力是多少。
社会评论家吴晓波说:“从电饭煲到马桶盖,都归属于所谓的传统产业,但它们是否“日薄西山”、"无利可图",完全的取决于技术和理念的创新。在这个意义上,世上本无夕阳的产业,而只有夕阳的企业和夕阳的人。
对于当前光热行业一些陷入困境的制造业者,与其求助于互联网思维,或者什么O2O模式,到陌生的战场上乱碰运气,倒不如自求突破,在熟悉的本业里,咬碎牙根,力求技术上的锐度创新,由量的扩展到质的突围,中国光热的明天,并不在他处,而仅仅在于——能否做出打动人心的产品,让我们中国的消费者不必越洋去买马桶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