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压力在内部消化
短短10多年,公司的节能环保产品经营得风生水起。2010年,日出东方进行全产业链布局,打造新优势,领军全行业。
2010年第一季度,太阳能光热行业上游原材料的价格一路攀升,有关数据显示,硅晶、毛坯管、不锈钢、板材、聚氨酯价格均不同程度上涨,用于生产毛坯管的硼酸、硼砂价格涨幅高达40%—50%;毛坯管和发泡料每吨涨幅高达45%、38%;不锈钢的涨幅每吨也超过17%。如果均摊到每台太阳能热水器上,每台成本将增加25到35元。
面对生产成本攀升的压力,日出东方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既是生产产品的,也是生产责任的,把涨价因素消化于企业内部,不跟风涨价,尽量不把成本压力直接转嫁给消费者,这是大企业特别是行业领导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从另一角度说,外部成本压力内部消化,也有利于提升企业资源整合力、高效运作力和产业控制力。”
向全产业链模式要效益
全产业链模式是企业一种风险控制方式。
全产业链包含很多技术性问题,要通过对全产业链的系统管理和关键环节的有效掌控,以及各产业链之间的有机协调,把整个行业组织起来,才能引领和带动产业升级。
早在2009年4月,日出东方就开始在洛阳布局“太阳能光热全产业链工业园”。目前,一、二期工程已告竣。这个中西部规模最大、生产技术最先进、产业链最完整的太阳能光热基地投入运营,将成为中西部乃至中国太阳能产业的孵化器。而毛坯管、真空管、热水器几个不同产业领域的产品在一个工业园内实现自动流水线生产的全产业链投产,也使中国太阳能热水器光热部件毛坯管和真空管生产制造水平迈上新台阶。
日出东方的战略规划是,第一步构建生产制造领域的全产业链,从核心原材料到最终的产品下线,在企业一个制造体系内实现;第二步是市场模块的全产业链运作,研发、制造、营销、服务、人才五位一体化,架构完整的商业系统,并形成一套极富竞争力的运营体系。目前,这种大格局战略正发挥优势。
在采访中,相关负责人表示,日出东方将通过全产业链的整合消化成本上涨的压力,降低消费者通胀预期。
据长城证券新能源研究机构的分析报告,太阳能生产企业的全产业链管理提升企业毛利率至少在25%以上,并且能最大限度降低行业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全产业链模式值得期待。
从制造商走向能源供应商
应对通胀并不是凭企业一己之力可以解决的。层层因素叠加正在推高企业的运营成本,在习惯了家电类产品“直降”促销后,企业面临“涨则滞,降则损”的双重困境。
从主动“扛旗”来看,日出东方已拥有成本领先优势,“走上去、走下去、走出去”是其对深化其全产业链的具体阐释。走上去是产品和品牌的升级,包括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运用、产品与建筑的融合;走下去是渠道和组织的深耕;走出去是从“出口创汇”到“出口创牌”的全球化过程。他认为,在行业洗牌过程中,内涵式发展和价值链升级是企业螺旋式上升的主要任务。
其实,作为中国太阳能家电行业发展的推动者,日出东方的思维早已领先一步,在开创国内太阳能企业全产业链先河之后,日出东方的路线图已非常明晰:从太阳能热水器到太阳能热水,再到太阳能热能(包括采暖和制冷),从热水器制造商向能源供应商升级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