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能源”四面开花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理念,已日益成为政府的政策导向和百姓的自觉追求。
“现在人们的绿色观念增强了,利用新能源成了一种时尚。”市农村能源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称,最普遍的是太阳能利用,从城市到乡村,屋顶最亮丽的风景就是太阳能利用装置。
别看一个普普通通的太阳能,其实好处多多。单一个热水器,它的无限性、普遍性和经济便捷性等优势,就得以充分展示和发挥。企业和农村,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一台两台太阳能热水器,而是搞多台“联网”和集成系统。据了解,2011年我市的新能源利用和推广又达到了新的高度,其中全市太阳能示范村累计已达到60个。
除了一般的家用太阳能热水器之外,许多企业和单位都自觉把绿色能源理念纳入企业长远发展的规划中。2011年,义乌华统肉制品有限公司、浙江天恒国际大酒店等企业,在扩张设计和技术改造中,把太阳能集热工程作为突破口,全市单太阳能集热这一块的面积就增加了2994.7平方米。
此外,我市在太阳能路灯、杀虫灯利用、空气能、太阳能光电等方面都取得长足进展,绿色能源的利用和推广走在全省前列,呈现“四面开花”态势。
政策激活百姓“绿色”热情
“绿色能源好,咱老百姓也知道。而且有政府的支持,我们自然劲头更足。”廿三里街道石柱下村村民赵文卫,在自家新房子的屋顶上,架起了密匝匝的太阳能管子,一个148平方米的“集热工程”把家居打造成了环保型。
老赵在2011年初投资了10多万元,在屋顶架了400根管子8个模块的太阳能集热网,并通过一只小泵,把太阳能管子与一只4吨容量的大水箱相连,再与几十个房间相连通。“除了自己用热水清洁方便,出租的房子也更抢手。”据老赵介绍,他的工程按我市的扶持政策,还可以拿到4.44万元的财政补贴,这让他很开心。
市能源办工作人员介绍,多年来,我市对新能源采取了积极的扶持政策,其力度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十一五”期间,我市就相继出台了义乌市委发[2006]1号和义财农[2006]20号文件精神,明确对户用太阳能热水器示范村和太阳能集热工程的补助政策,有效推动了可再生清洁能源应用和推广。
绿色之路向纵深发展
相关资料显示,全市在“十一五”期间,推广太阳能热水器6万多台,计集热面积13.84万平方米;建成39个太阳能集中供热示范工程,建成3个太阳能光伏电路灯示范工程,光电板达2.93万瓦;建成太阳能杀虫灯示范项目4个,受益耕地面积3000多亩。同时,国际商贸城三期市场屋顶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成为当时国内单一屋顶上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站。
“绿色之路没有止境,我们必须继续努力。”市农村能源办公室主任方炳南说,“十二五”期间,我市进一步加大了对新能源利用项目的扶持力度,相关政策已经拟定,将会拓展项目补助范围。太阳能热水器、空气能、集热工程、太阳能路灯、杀虫灯、太阳能光伏发电等项目,都将进一步明确对象和标准,以推进我市绿色能源利用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