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在西藏人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拉巴说。拉巴的话并非夸张,走进许多西藏人的家庭,随处可见太阳能相关产品。
在常规能源短缺的西藏,长期以来城乡居民,特别是广大农牧民依靠木柴、牛羊粪、草皮等作为燃料,对脆弱的高原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近年来西藏正在从天上的太阳能、风能,地下的地热、沼气和生物质能等着手,全方位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使百姓得到实惠。
“西藏太阳能资源居中国首位,也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全年平均日照时数在3000小时左右。”西藏自治区科技厅厅长马胜杰说,“近年来,西藏开始大规模进行太行能利用,已经成为中国太阳能应用率最高、用途最广的省区之一。”
在拉萨西郊安居院格桑朗杰家的藏式别墅大院里,记者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太阳能灶。“这个特别管用!省了不少钱。”格桑朗杰说,这种太阳能灶两三百块钱,可以烧水,特别适合炖肉,一会儿就熟,比烧牛粪快多了。
除了太阳灶,格桑朗杰家的热水器也是太阳能的。“过去因为缺乏燃料,我们用热水特别不方便,现在有了太阳能,天天在家洗。”
在格桑林卡小区居民米玛家中,冬天已经采用太阳能取暖设备,代替了原来的空调和油汀。“这个一年能省近千块电费”。
墨竹工卡县工卡镇旁麦村村民巴桑家门口的路灯是由太阳能供电的。如果巴桑夏天要去放牧,则会带上轻便的太阳能充电器。“这个10多斤重,白天充一天,晚上能在帐篷里点上两盏灯没问题”。
在西藏阿里、那曲地区目前已广泛利用被动式太阳房技术建设太阳能阳光房。太阳房内温度至少比室外高出10摄氏度,已经基本可以满足教室冬季采暖要求,同时被动太阳房的改造成本不超过该建造成本的20%。这种太阳房解决了冬季采暖问题,不但节省能耗,而且清洁干净、省工省时,使居民的生活质量大为提高、学生学习环境大为改善。
数据显示,西藏已累计推广太阳能灶39.5万台,被动式太阳房约40万平方米,太阳能温室约300万平方米。风光互补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20千瓦,在无电地区建设光伏电站121座。
在著名的西藏羊八井地热发电厂附近,一个1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正在建设之中。据建设方介绍,羊八井1万千瓦光伏项目估算投资为2.2亿元,这个项目25年寿命期内共产生约43000万度的电能,与火力发电相比,相当于累计节约标准煤约15万吨,减排40万吨二氧化碳、1850吨二氧化硫、120吨粉尘和40600吨灰渣。
马胜杰说,西藏的光伏发电规划已进入“快车道”,羊八井项目到2015年计划投产6万千瓦光伏发电。同时,今年已在日喀则地区开工1万千瓦太阳能并网光伏电站项目,将在阿里开工0.2万千瓦太阳能并网光伏电站项目。此外,那曲地区正在进行风能发电与太阳能发电互补试验,力争到2015年在拉萨、那曲等地建成5万千瓦风电场。
据了解,在未来几年内,西藏将通过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解决约30万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
同样,沼气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也开始走进农牧民家庭。记者在墨竹工卡县村民普琼家看到,烟熏火燎的厨房已经不复存在。“以前家里烧牛粪、生火的时候烟气熏得眼睛都睁不开,现在用上了沼气,厨房里总是干干净净,很方便。”普琼说。
与此同时,西藏把新能源代替农村传统能源作为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8―2015年,西藏将通过实施农牧区传统能源替代工程,基本解决无电人口的生活用电问题,重点解决区域农牧民采暖、煮饭等生活用能问题,农牧区传统能源替代率达到60%。
在生态安全屏障规划确定的155亿元投资中,用于农牧区传统能源替代工程总投资为24.59亿元,其中小水电代燃料工程13.11亿元、农村沼气建设工程10.58亿元、太阳能应用工程0.9亿元,这些投资将全部在2008年―2015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