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清洁供热分会!
扫码关注我们
您所在的位置: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EMC为何在供热行业不灵?
时间:2019-08-06 来源:清洁供热分会
分享到
现阶段我国供热企业面临收入与成本倒挂、伴随资产规模扩大、折旧费用增加 、融资规模扩大,利息费用增加等问题困扰,面对上述问题和供热企业资金压力,部分热力公司开始尝试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方式来降低各项能耗指标,期望实现企业良性健康发展。

 

但合同能源管理方式被引进来后,经过多年的推行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变了味儿,主要是因为目前国内供热行业普遍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存在以下两大弊端:

1.节能效益分享期过长,短则五年、长则十年、八年;
2.合同期内用户收益少,节能服务商分享比例过高(节能效益的全部或60%以上)、

本来此种借鉴于欧美发达国家的方式,非常适合能耗较高且资金周转困难的供热企业,但是被部分供热节能服务商改头换面、重新包装以后,打着“智慧供热”的旗号成为了另一种变相倾销商家产品设备的新手段。

节能服务商现有方案多为通过提供成套换热机组、自控设备、软件系统平台、阀门及调控设备,采用高改造成本投入、高财务成本、低节能效益的运作方式,且以牺牲用户舒适度为代价。而不是通过对供热工艺、方法的创新,以最小成本投入真正来为供热企业节能降耗、提升用户满意度。
其提供的节能诊断服务也是多以套用同一种庞杂、笼统、宽泛的方案模板、推销其产品设备、软件为最终目的,而不是具体细化到不同地区、针对每一座不同换热站的关键节点分析的详细解决方案。

商家产品设备经过如此包装后再推销给供热企业,看似前期不用热企投入,但实际综合成本比商家只卖设备的常规销售方式还要高上数倍,5到10年的节能效益分享期利润非常可观,这些多出来的巨额投入最后都需要供热企业通过透支其未来盈利去买单,延长和浪费了扭亏为盈的宝贵时间,采用EPC模式反而会透支热企未来,相当于饮鸠止渴。

而这还不是最致命的,更要命的是往往这些商家仅仅是新瓶装旧酒,倾销的只是利用各种噱头和当下火热的花哨概念包装的淘汰、落后产品设备,经过多年后的实际运行,就会发现其起到的节能效果微乎其微,部分还掺杂着暖冬因素、靠天吃饭的附加效益。供热信息网了解到供热企业完全沦为帮助这些商家消化过剩产能的目的地,最后结果当然是商家赚的盆满钵满,而这最后一锤子买卖反倒成了压垮供热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供热企业在运转状况不佳的情况下还在设备硬件上持续投入大量资金,试图通过不断加大投资来解决既有问题,只会延缓各种问题的显露,让问题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而不会从根本上解决。
那么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并且透支了未来盈利,可各项能耗指标依然高企、还是连年持续亏损,什么时候能扭亏为盈都是一种奢望,更不知何时才能收回投资,最后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合同能源管理(EMC)的正确打开方式:

面对上述各种复杂因素,供热企业不宜再采用投入巨资,通过购买、安装、更换大量硬件设备、设施来进行节能降耗的方式,毕竟“留给亏损热企的时间不多了”,那样做只会雪上加霜。反复“试错”对于资金充裕的企业尚且可行,但是对于一家积重难返、现金流较差的热力公司而言,如何通过最少的合理投入、在最短的时间见效,获得最大的收益才是正途。

真正有效、并且科学合理的EMC方式节能效益分享期应为2到3个采暖期以内,否则如超过此期限,要么是其采用的节能方法不对路,要么是其只是想通过卖更多设备拴住供热企业。

正确的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应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热力站、不同管网情况,仅通过对供热工艺和方法的创新、优化,而不是向供热企业倾销设备、产品,首先利用一个采暖期将供热企业的管网、换热站优化至一个较为“健康”的工况,并达到显著的第一阶段节能降耗效果,从而有效缓解供热企业眼前的困境和压力。

特别是二次管网输配系统电耗(即采暖期二次网单位平米电耗)和热耗不同的是,其与供热企业所在区域影响不大,更多的是与供热企业所辖各换热站的二次网敷设、调节的合理程度有关。北方地区(包括寒冷地区和严寒地区)科学合理的二次网电耗区间应在0.3至0.4千瓦时每平米左右,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完全可以将各地区二次网单位平米电耗降低到此区间。

第二个采暖期再通过上一采暖期积累、收集的数据,对每一座换热站进行逐个测试分析和量体裁衣制定技术改造方案,而不是拿某一种产品设备或系统当仙丹灵药来忽悠不同地区的供热企业,用一种设备或方法套用在任何地区、所有热力站上。

最后辅以少量低成本投入、对关键点的技术改造,使供热企业达到最终将各项能耗降低到一个合理范围,通过两个采暖期(而不是五年、八年)实现由一家亏损热企到一家能效先进热企的华丽转身,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供热企业“零改造投入、断崖式节能”。

 

由于前期不用购买安装大量固定式硬件设备、软件平台,也无需进行大规模改造,减少了安装成本、后期维护成本和人力投入,实现投入最少、产出最多、成本回收期最短、见效最快。对于急需通过节能降耗控制生产运行成本、改善供热效果,又没有足够改造和采购资金的供热企业来说,此种节能降耗方式可谓是雪中送炭,雨中送伞。在有效改善现金流和供热效果的同时,大幅降低各项能耗指标,使供热企业重新走上持续健康发展道路。

【稿件声明】:
文章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仅为传播信息,不意味着赞同文中的观点或证实文中的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若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尽快删除。本网站标注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CCMSA清洁供热分会。

  • 相关文章:
    • 从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公司获悉:国庆前夕,由万根真空集热管组成的长方形模板——西北地区最大太阳能集中供热水系统,在准噶尔盆地沙漠腹地陆梁油田建成投产。
      上传时间:2009-10-18
    • 10月21日,石市建设局召开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与应用推广会议。
      上传时间:2009-10-25
    • 为促进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出台了《哈尔滨市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于11月1日起正式施行。《办法》规定,农村新建校舍、医院等公用设
      上传时间:2010-11-12
    • 记者了解到,2008年,青岛热电集团在劈柴院运行了新能源中央空调系统工程,工程以太阳能、空气源为主,电加热为辅的可再生能源空调,可以实现供热、制冷、热水的“三联供”。
      上传时间:2010-11-27
    CopyRight 2022 清洁供热分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29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