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清洁供热分会!
扫码关注我们
您所在的位置:
聚焦两会:可再生能源上网应优先保障!
时间:2018-03-06 来源:imsia
分享到




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发展新能源的重要性再次被凸显。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目前应抓紧解决机制和技术问题,优先保障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有效缓解弃水、弃风、弃光状况。不仅如此,在众多与会代表委员的建言献策中,关于如何完善风电扶持政策,推动风电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也被频频提及。
 
在实施低碳发展和能源革命的国家战略推动下,我国可再生能源未来将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
 
从目前来看,国际社会对于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的重视程度正与日俱增。加快开发利用新能源已经成为全球各国的普遍共识。可以看到,属于可再生能源的“巴黎时代”已悄然而至。
 
我国承诺,到2020年实现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到2030年达到20%左右。业内专家表示,随着《巴黎协定》的正式生效,这些需要兑现的承诺将上升为我国各级政府必须完成的法定义务和约束性指标,按照目前不同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平均利用小时数计算,届时风电的并网装机规模至少要达到2.1亿千瓦,发展前景不容置疑。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了发展清洁能源的重要性。据此,我国将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以上,淘汰、停建、缓建煤电产能5000万千瓦以上,为清洁能源发展腾空间。与此同时,将抓紧解决机制和技术问题,优先保障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有效缓解弃水、弃风和弃光状况。
 
根据国家能源局早前发布的相关统计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风电保持健康发展势头,全年新增风电装机1930万千瓦,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达到1.49亿千瓦,占全部发电装机容量的9%,风电发电量2410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4%。
 
风电迅速发展既是亮点,亦是痛点。据国家能源局早前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全年弃风电量达到497亿千瓦时,部分地区弃风率甚至高达40%以上,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
 
鉴于上述情况,我国能源主管部门在制定未来五年产业发展规划中,除了制定总量目标外,还首次明确了消纳利用目标,并将“有效解决风电消纳”作为规划重点任务中的第一位。无独有偶,此次《报告》再次将妥善解决新能源产业顽疾置于重中之重,明确提出抓紧解决机制和技术问题,优先保障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有效缓解弃水、弃风和弃光状况。
 
从短期来看,弃风、弃光问题难以根治,再加上火电装机规模严重过剩,利益冲突难以调和。
 
为了更好地解决风电消纳问题,首先就要对我国风电现有的整体建设布局进行调整。
 
相较于“十二五”期间的以资源为导向大基地建设的发展模式,“十三五”规划对风电建设布局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将整体建设布局从“三北”地区转向消纳能力较好且不限电的中东部和南方地区。
 
“十三五”期间,我国中东部和南方地区新增风电装机(含海上风电)4700万千瓦以上,占据全国新增装机57%,是“十二五”期间占比的约2.5倍。
 
无独有偶,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16~2017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来看,2016年,我国风电投资首次走低,比上一年度下降25.3%。其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同比分别下降49.7%和46.8%,而东、中部地区却呈现逆势增长,同比分别增长35.1%和13.1%,东、中部地区风电投资比重比上年大幅提高22个百分点。
 
“十二五”期间我国在“三北”风电基地部署了7900万千瓦风电装机,考虑以本地消纳为主,未对其外送通道进行具体规划,目前“三北”地区风电送出消纳受阻。为解决风电送出问题,“十三五”规划重点研究了“三北”地区风电的跨区送出消纳途径。记者了解到,在《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我国就重点研究了“三北”地区风电跨区的送出途径,结合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通道建设,计划通过锡盟—山东、蒙西—天津等2条特高压交流通道,锡盟—泰州、上海庙—山东等7条特高压直流通道有效解决“三北”地区4000万千瓦风电的外送消纳。
 
其次,高度重视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建设,充分挖掘现有系统调峰能力,不断增强系统灵活性、适应性。《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就提出了“十三五”期间通过对火电机组的灵活性改造在“三北”地区增加4500万千瓦的调峰能力。
 
另外,开展风电投资监测预警,建立弃风率预警考核机制等,加强对风电调度运行和消纳情况的监管。
 
值得注意的是,与去年相比,今年预警结果体现出了我国能源主管部门更为严格的监管力度。
 
国家能源局近期发布的风电投资监测预警结果显示,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甘肃、新疆(含兵团)等省(区)为风电开发建设红色预警区域。根据预警结果,红色预警的省(区)不得核准建设新的风电项目,并要采取有效措施着力解决弃风问题。电网企业不得受理红色预警的省(区)风电项目的新增并网申请(含在建、已核准和纳入规划的项目),派出机构不再对红色预警的省(区)新建风电项目发放新的发电业务许可。
 
风电产业的发展对财政补贴的依赖程度较高,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缺口已达550亿元,随着每年风电规模增加,缺口将进一步扩大,创新价格补偿机制已经势在必行,未来补贴资金的缺口必须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
 
《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建立全国统一的可再生能源绿色证书交易机制,进一步完善新能源电力的补贴机制”,通过让燃煤发电企业按照实际燃煤发电量购买一定比例的绿色电力证书,不仅是解决补贴资金来源和提高补贴效率的有效办法,并且通过市场化的交易,可再生能源电力可以利用边际成本低的优势,实现优先上网。
 
为了引导全社会绿色消费,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利用,进一步完善风电、光伏发电的补贴机制,早前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试行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自愿认购交易制度的通知》,拟在全国范围内试行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和自愿认购。同时,《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自愿认购规则(试行)》也已经制定。
 
绿色证书已成为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一种通用配套政策,既是支撑责任主体实现配额义务的手段,也是一种重要的利益协调和义务指标平衡机制。通过绿色证书交易,风电企业可以获取支撑其发展的补贴资金,有利于逐步降低政府补贴强度,同时能够平衡不同地区配额指标差异,保障非化石能源消费目标和相关规划发展目标实现。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采取市场化手段来满足风电发展的补贴资金,推进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考核和绿色证书交易制度的实施,逐步减少对财政直接补贴资金的需求,建立价格补偿长效机制。
 
“没有任何一个行业是靠补贴起来的,发展最初需要补贴也是为了今后不补贴。”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相关专家表示,针对目前可再生能源补贴尚不能够马上退出的情势下,先代之以市场化补贴方式,实施绿色证书制度也能为以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提供持续的资金支出,这样能够实实在在帮助以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脱离目前诸多掣肘,加速推进可再生能源从“千瓦”向“千瓦时”过渡。

【稿件声明】:
文章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仅为传播信息,不意味着赞同文中的观点或证实文中的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若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尽快删除。本网站标注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CCMSA清洁供热分会。

  • 相关文章:
  • CopyRight 2022 清洁供热分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29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