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用地位于常州市,属于我国太阳能资源三类地区,年辐射量在4200—5400间,并不算太好。所以我们选择了主动调整的方式提高太阳能接受效率,获得更大效益。太阳能板构件化以及追光系统的引入,让太阳能板能与曲面屋顶完美结合,又在界面上有了更多的变化,让太阳能板能更加有效的被利用起来。构件化让太阳能板能大规模生产以及方便施工;而追光系统的不但能成倍提高太阳能接受效率,也能通过闭合来调控温差以及通风等建筑节能手段,减少主动制冷及供电设备的能耗。
技术分析:

单体分析:

一般的追光系统是一个大圆盘支撑的单独一块太阳能板,在美观、工业化生产以及大范围安装方面都没有优势。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我们结合建筑,将需要放置太阳能集热板的地方划分为一块块1.8m×2.8m的区域。使得每块太阳能集热板板都非常方整,通过水平和竖直两个电机进行太阳能追光。这样既方便了生产和装配,又能有效的调节屋面。

开启追光系统后,太阳能板背后也变得非常通透,可以采集展览所需的间接光源,也用于作为通风等


我们的团队分别是赖有懂、陈鹏宇、陈志汉、徐广为、甘泽武、林少蓬,深圳大学的2010级本科生,生态建筑刚好是一门我们的选修课,在老师的倡议下我们的课程作业就是参加此次常州武进区会展中心的生态建筑设计,同时也报名了嘉普通杯太阳能设计竞赛。
在决定参加竞赛后,组员们都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在主干设计课繁忙的情况下,我们依旧定期每周抽3次的时间进行各项任务的汇报,在暑假期间,当大家都在讨论要去哪里玩的时候,我们在学校讨论着如何完善方案。以下是我们成员的任务分配状况: 任务虽然如此分配,但并不意味着我们是在各自为政做自己的部分,因为建筑是一个整体性的思考,个部分并非孤立,如何将各个部分都合理有创意的结合起来是我们一直在做的工作,所以每周定期的任务汇报就显得非常重要。
欢迎扫描嘉普通杯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官方微信: